匣剑

灵剑经年匣,决云谁为高。

报人如有道,何忍问吹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灵剑长久以来被收在剑匣中,究竟谁能挥舞它直上九霄。
如果有人懂得正义之道,又怎能忍心去询问是否能轻易斩断毫毛。

注释

灵剑:宝剑。
经年:多年。
匣:剑鞘。
决云:直上云霄。
谁为高:谁能达到最高境界。
报人:有德之人。
如:如果。
有道:遵循正道。
何忍:怎能忍心。
问吹毛:轻易斩断毫毛,比喻轻易显示力量。

鉴赏

这首诗名为《匣剑》,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诗中以“灵剑”为物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宝剑沉寂于匣中的感慨。"经年匣"三字,暗示了剑的长久闲置,暗含时光流转之意。接下来的"决云谁为高",则通过想象剑出鞘的瞬间,展现出剑的凌厉与不凡,同时也寓言了人才未得施展的境况。

诗人进一步思考,如果这把剑能助人实现正义,那么拥有者若有所为,应不会吝啬于拔剑而出,"报人如有道"表达了对有德行之人的期待。然而,"何忍问吹毛"一句,又流露出一丝惋惜和犹豫,似乎在说即使有能力,也不忍轻易触动,以免触及那些微妙而敏感的问题。

整首诗以剑为载体,寓言了人才的闲置与期待,以及对于道德责任的深沉考量,体现了范仲淹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怀庆朔堂

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

年年忆著成离恨,只托清风管领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苏州十咏(其七)太湖

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

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

堂上列歌钟,多惭不如古。

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苏州十咏(其十)南园

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