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书老何为,更读聊遮眼。

此意虽等閒,高情寄无限。

错磨千古心,翻覆几忘饭。

不知白云去,春静山中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契嵩所作,名为《读书》。诗中以“读书老何为,更读聊遮眼”开篇,表达了对读书目的的深思与疑惑,似乎在探讨读书的意义究竟何在。接着,“此意虽等閒,高情寄无限”,诗人又转而表达出读书背后蕴含的深远意义和高尚情感。

“错磨千古心,翻覆几忘饭”,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读书时内心的波动与沉浸,仿佛时间与空间都被书中的内容所占据,以至于忘记了吃饭,心灵在历史的长河中错磨,情感在知识的海洋中翻腾。

最后,“不知白云去,春静山中晚”,诗人以自然景象作为比喻,暗示了读书如同欣赏自然之美,让人忘却时间的流逝,心灵得以宁静。白云飘过,春日的山林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读书后内心平静状态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读书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自然乃至宇宙的思考。

收录诗词(85)

释契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卢隐士归庐山

世事如循环,是非终莫尽。

羡尔归深山,任他讥小隐。

黄鹄举已高,白云去非近。

天籁归寂寞,何峰弄清轸。

形式: 古风

还南屏山即事

岁晚归来石室寒,松萝岑寂自盘桓。

但知林下一年过,不见人间万事难。

招隐有诗题石记,解嘲无说与时看。

此心已共空生合,身似浮云不必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入石壁山

身似浮云年似流,人间扰攘只宜休。

老来已习青萝子,隐去应追白道猷。

填入乱山宁计路,定看落叶始知秋。

他时谷口人相遇,莫问裁诗谢五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中自怡谢所知

万事随宜勿强攀,暂过朝市即归山。

劳生未必浮名好,称性应须到处闲。

都似梦中休问影,只堪吟里更怡颜。

襄阳道者宁知尔,猿鹤萧然石室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