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颍水川中枕水台,当时难别此重来。
舟沈土岸生新草,诗映纱笼有薄埃。
事系兴亡人少到,地当今古我迟回。
残阳照树明于旭,犹向池边把酒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德星亭时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颍水川中枕水台,当时难别此重来”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熟悉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颍水之滨的水台似乎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依托。接下来的“舟沈土岸生新草,诗映纱笼有薄埃”则写出了自然界的变迁与文学创作的沧桑,舟船沉没后土岸上长出新草,而诗人的文字却被岁月蒙上了一层尘埃。
“事系兴亡人少到,地当今古我迟回”两句中,“事”指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今天冷清的比较,以及个人的回忆与停留。最后两句“残阳照树明于旭,犹向池边把酒杯”则写出了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依旧坐在池塘边举杯饮酒的情景,显示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体验。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囊中书是居山写,海畔家贫乞食还。
吾子莫愁登第晚,古人惟爱贱游闲。
舟行散适江亭上,郡宴歌吟蜡烛间。
从此乐章休叙战,汉兵无阵亦无蛮。
一战便抽兵,蛮孤吉浪平。
通连无旧穴,要害有新城。
昼卒烽前寝,春农界上耕。
高楼一拟望,新雨剑南清。
泸水断嚣氛,妖巢已自焚。
汉江无敌国,蛮物在回军。
越巂通游国,苴哶闭聚蚊。
空馀罗凤曲,哀思满边云。
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