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秋(其十二)秋烟

不道秋烟浅,山光淡几重。

晓来看远岫,飞去最高峰。

月恨冰壶小,云添水墨浓。

渺然闻见外,清籁散疏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间烟雾缭绕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山色的淡雅与深远。

首句“不道秋烟浅”,开篇即以疑问语气引出,似乎在说人们往往忽视了秋天烟雾的轻盈与淡雅,诗人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特点。“山光淡几重”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色在薄雾中的朦胧美,几重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接着,“晓来看远岫,飞去最高峰”两句,将时间推进至清晨,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群山,只见烟雾中的山峰在晨光中渐渐显现,仿佛在空中飘浮,最后那座最高的山峰似乎在烟雾中飞去,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月恨冰壶小,云添水墨浓”两句,巧妙地将月、云、水、墨等自然元素融入诗中,通过“恨”字赋予月亮以情感,形象地表达了月光在烟雾中的微弱与凄美;而“云添水墨浓”则描绘了云朵在烟雾中增添了一层深邃的色彩,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最后,“渺然闻见外,清籁散疏钟”两句,以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收尾,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与周围的静谧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秋日山景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九秋(其十三)秋菜

瓜蔬秋未晚,姜桂老偏宜。

物理洵如此,吾生定不疑。

根苗凭地力,烹瀹在人为。

莫漫遗黄叶,随流自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十九秋(其十四)秋灯

檐前凉雨过,灯下落花频。

万古无穷事,三更不寐人。

秋光成一片,老景自相亲。

寂寞消难得,平分与隔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十九秋(其十五)秋琴

大地同明月,一人弹素琴。

秋声入枯木,馀响在空林。

偶尔写情性,翛然无古今。

钟期如可作,犹恐未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十九秋(其十六)秋猎

处处鸟声稀,秋风动杀机。

将军初命驾,寥廓已高飞。

犬带重鋂出,鹰饕一饱归。

鹪鹩方自喜,何幸此身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