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叔新宅

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

儿孙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

人寿八十知已难,从今未死且盘桓。

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

李君虽贫足图史,旋凿明窗安净几。

闭门但办作诗章,好事时来置樽俎。

我恨年来不出门,不见君家栋宇新。

心安即是身安处,自揣头颅莫问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年已老无处栖身,每天早晚斧声不断。
子孙期盼我能活到八旬,那时新宅建成我又能住上十年。
人生八十实属罕见,如今活着就应享受时光。
相比之下,你家众人齐心协力,很快就能盖三十间房屋。
李先生虽然贫穷,却喜好藏书,立刻开凿明亮窗户,置放干净书桌。
他闭门读书,只写诗篇,偶尔邀请朋友聚会。
我遗憾近年来未能出门,未能目睹你家新房的崭新面貌。
心安之处即为身安,不必向他人询问何为归宿。

注释

我:诗人自己。
年:年龄。
住宅:住所。
斤斧:砍伐工具。
登登:砍伐声。
期:期待。
八十年:一生。
宅成:房屋建成。
客:居住者。
人寿:人的寿命。
知已难:长寿难得。
盘桓:逗留,享受。
君家:对方家中。
众力:众人之力。
咄嗟:顷刻之间。
三十间:三十间房屋。
李君:指对方。
图史:图书史籍。
旋凿:立即开凿。
安净几:安置干净书桌。
闭门:居家。
办:从事。
作诗章:写诗。
樽俎:酒宴。
恨:遗憾。
栋宇:房屋。
新:新建。
心安:内心安定。
身安处:身心安顿之处。
揣:考虑。
莫问人:不必问他人意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李方叔新宅》。诗人以自身经历为引,表达了对朋友李方叔新建住宅的赞赏和羡慕。诗中首先描述了自己年事已高,无固定居所的境况,感叹人生短暂,期待能在他人的新房子里度过余生。接着,他对李方叔的经济条件虽不富裕但能凭借众人力气迅速建成新宅表示钦佩,认为简朴的生活和读书作诗就是幸福。

诗人感慨自己近年来少出门,未能亲见好友的新居落成,但他明白“心安即是身安处”,强调内心的满足比物质住所更为重要。最后,他以自我调侃结束,表示不必向他人询问,自己的生活态度已经明确。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其一)

脱遗章句事经纶,满腹龙蛇自屈伸。

南驾威声传绝域,西征旧恨失奸臣。

空留谏疏惊颓靡,终托诗词话苦辛。

直气如云未应尽,一双嗣子亦骐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李钧寿花堂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

菖蒲花开寿之符,白发变黑颜如朱。

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

形式: 古风

杨主簿日本扇

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

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形式: 古风

求黄家紫竹杖

曾家紫竹君家种,曾园竹与荒藤共。

藤骄竹瘁如畏人,不似君家竹森耸。

我来买宅非为宅,爱此风梢时一弄。

磨刀向藤久未忍,树倒藤披真自送。

繁阴一豁新笋地,狂鞭欲向青春动。

我身病后少筋力,遍求拄杖扶腰痛。

萧萧瘦干未能任,一亩君家知足用。

一枝遗我拄寻君,老酒仍烦为开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