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闰四月即事(其六)

寓居城中寺,萧然如深山。

终年客不到,终日门亦关。

晨朝香火罢,去履脱危冠。

饱读古人书,会意有馀欢。

客有馈荔枝,荐以碧玉盘。

吟哦更咀嚼,未羡朱两轓。

鲛绡作红皱,护此冰肌寒。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寄居在城中的寺庙里,环境清寂如同深山之中。
整年都没有访客到来,每天的门都紧闭着。
清晨的香火仪式结束后,我脱下官帽,轻松自在。
我饱读古人的书籍,从中得到深深的领悟和乐趣。
有客人赠送荔枝,我用碧玉盘来盛放。
我细细品味吟诵,不羡慕那些高官的荣华。
荔枝的皮像鲛鱼的薄纱,褶皱如红霞,保护着这冰清玉洁的果肉。

注释

寺:寺庙。
萧然:寂静无人。
终年:整年。
客:访客。
履:鞋子。
危冠:官帽。
古人书:古代的书籍。
会意:领悟。
馈:赠送。
荔枝:南方水果。
朱两轓:高官的车饰,象征地位。
鲛绡:传说中的鲛人所织的细薄丝绸。
冰肌:形容荔枝的清脆多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于城市中的寺庙,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能保持一份深山般的清净与宁静。长年以来,客人稀少,门户常闭。每到早晨,当香火燃烧结束,诗人便脱下那不稳固的头冠,开始沉浸于古人书籍之中,从字里行间寻得意趣盎然。

诗中还提到了友人馈赠的荔枝,以碧玉盘装盛,表现了诗人对这份馈赠的珍视和享受。吟咏之间,更是细细品味,不羡慕那华丽的车马。最后,诗人用“鲛绡作红皱”形容荔枝的外皮,用以比喻保护那冰清玉洁的内在。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以及他对自然、文化和人际交往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施彦执怀姚进道叶先觉韵

西湖十里山,春风一杯酒。

兹兴良不浅,何日落吾手。

我读君和诗,襟期一何厚。

同生上下宇,共阅古今宙。

死生何足云,馀年付美酎。

佩印还故乡,衣锦眩春昼。

一时正儿嬉,千岁堕尘垢。

所以贤达人,中怀元有守。

试看窗日中,野马互奔骤。

区区竟何成,尚誇舌在口。

宿习犹未除,新诗漫怀旧。

环顾天地间,四海惟三友。

两老虽未死,二妙已先踣。

生者岂其巧,死者亦非谬。

君如悟斯契,万事可怀袖。

铜钱自如山,金印自如斗。

只今定何间,腐骨久已朽。

篱菊师渊明,庭草悲王胄。

彼已升层霄,此犹凿户牖。

浩歌君其聆,相看都皓首。

形式: 古风

咏梅(其一)

策马寻梅过小桥,江边驿路正迢迢。

灵均清劲馀骚雅,夷甫风姿堕寂寥。

半吐暗惊云插月,横枝忽见雪封条。

徘徊未忍轻归去,楼上何人调玉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庚午正月七夜自咏

余性寡所谐,平生惟自得。

谈名颈深缩,论利面作赤。

文不贵雕虫,诗尤恶钩擿。

粗豪真所畏,机巧非予匹。

所以常闭门,千载求知识。

黄卷有可人,为之忘寝食。

亦复爱山水,策杖无与适。

看云独忘归,听泉常永日。

内乐万事休,中虚众妙入。

欲以语斯人,此事吾无力。

道丧亦久矣,无言三叹息。

形式: 古风

所见

两肘横奋何翩翩,中欲高举外则然。

相见胸次开阛阓,一谈名利如火然。

君知古人著意处,君且少听休弹冠。

人生百年如逝川,那用如此争后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