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旁有道士庙,余为题曰灵山寺。住寺中三日,作书甚多

雨过高峰雾忽开,月明照影一徘徊。

醉余挥洒天山上,似向瑶池洗砚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月夜的美景,以及诗人醉酒后在天山上挥毫泼墨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首句“雨过高峰雾忽开”,描绘了雨后的山峰,云雾散去,展现出清晰的景象,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接着,“月明照影一徘徊”一句,将月光下的山景与诗人自己的身影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仿佛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地游走于月光之下。

“醉余挥洒天山上,似向瑶池洗砚来”这两句,通过“醉余”二字,展现了诗人饮酒之后的豪情与创造力。他仿佛在天山上尽情挥洒,如同从瑶池中取回的墨汁,将心中的情感与灵感倾注于笔端。这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艺术创作的激情与自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6)

于右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夜宿天池上灵山道院,不寐有作

飞度天山往复还,今来真是识天颜。

云中瀑布冰期雪,月下瑶池雨后山。

行远方知骐骥贵,登高那计鬓毛斑。

夜深惘惘情难已,万木啼号有病杉。

形式: 七言律诗

与文白、敬斋、觉民、文彦诸公再至庙儿沟

山后白云起,山前白云迎。

云合作微雨,寒气相与生。

高峰悬万树,佛祖缀珠璎。

树树如宝塔,卓立向天争。

牧草正肥美,牧儿歌且行。

笑指天山说:吾之夏令营。

髯也频来此,为吾平不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焉耆至迪化机中作(其一)

雪似山之衣,云似山之冠。

修洁复修洁,容君面面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焉耆至迪化机中作(其二)

横度天山去,横度天山归。瑶池在何处?

白云来去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