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邓川西湖秋望》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描绘了邓川西湖之秋景,笔触细腻,情感丰富。
首句“涌金门外荡扁舟”,开篇即以轻舟泛湖起兴,引出对西湖的回忆与向往。接着“西子名湖我旧游”一句,点明西湖之美名与诗人过往的游览经历,流露出对西湖深厚的情感。
“水光山色浮空翠,花港柳堤入晚秋。”描绘了西湖秋日的美景,水波与山色在空中呈现出一派翠绿,花港与柳堤在晚秋中更显生机。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独特的季节魅力。
“晚秋风雨孤山客,回首烟波廿年隔。”这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西湖秋景时的感慨,二十年前的孤山之行仿佛就在昨日,岁月流转,但对西湖的记忆却历久弥新。
“残山剩水动关情,昆池苍洱吟成癖。”诗人将西湖与其它山水相比较,表达了对西湖独特情感的痴迷,昆池、苍洱等地虽美,但在他心中,西湖的地位无可替代。
“邓赕城西拓镜湖,罗时江上长蘼芜。”转而描述了邓赕城西的镜湖与罗时江上的蘼芜,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地理背景,展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
“双潭碧影明瑶圃,一抹烟痕入画图。”双潭碧水映照瑶圃,烟雾缭绕如画,诗人以画喻景,形象地描绘了邓川西湖的美丽景象。
“画图仿佛断桥雪,瑶圃依稀苧萝月。”断桥雪景与苧萝月色,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再次赞美,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着四季变换的诗意。
“名亚钱塘讵效颦,貌比若耶非唐突。”诗人以钱塘江和若耶溪为参照,表明邓川西湖虽不如其著名,但自成一格,不刻意模仿,独树一帜。
“我来芳草春萋萋,麦浪风初乳燕低。”春天的芳草、麦田的波浪、低飞的乳燕,描绘了邓川西湖春日的生机勃勃。
“岁晚荻花秋槭槭,柳丝烟暗暮鸦啼。”秋天的荻花、柳丝、暮鸦的啼鸣,展现了邓川西湖秋日的静谧与深沉。
“春光易老秋光薄,雨叶才黄风叶落。”春光短暂,秋光稀薄,雨后黄叶飘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夕阳半在湖心亭,野水虚涵云外郭。”夕阳余晖洒在湖心亭上,野水倒映着远处的云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夕阳野水共娟娟,远浦孤帆去渺然。”夕阳与野水相互映衬,远处的河口孤帆远去,画面显得既辽阔又孤独。
“舟子横竿拦鸭过,老渔沽酒趁墟还。”渔民横竿捕鱼,老渔夫买酒归家,生活场景生动有趣。
“欲寻诗客停桡路,不见高人濯缨处。”诗人想要寻找诗友,却未能找到高人濯缨之处,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独立明湖一片清,伊人宛在蒹葭渡。”最后,诗人独自站在明湖边,想象着伊人在芦苇渡口等待,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期待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邓川西湖及周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