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其三)

此身莫辄犯针毡,只合浮沉委自然。

久堕风波人海里,暂依云汉使星边。

斗升乞活真堪笑,青紫归耕亦可怜。

早晚皇家重名器,著鞭当在祖生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首联“此身莫辄犯针毡,只合浮沉委自然”以针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艰难与复杂,强调了顺应自然、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颔联“久堕风波人海里,暂依云汉使星边”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长期置身于社会洪流中的挣扎与短暂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

颈联“斗升乞活真堪笑,青紫归耕亦可怜”揭示了对功名利禄的讽刺与无奈,无论是通过卑微的努力求生存,还是追求高官厚禄,都显得可笑且可怜。尾联“早晚皇家重名器,著鞭当在祖生先”则寄希望于未来的理想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与机会平等的向往,期待着能够像祖逖那样,早日在国家的召唤下,为国效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金末元初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理想追求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其四)

老觉粗疏过往时,赤心今始为君披。

交情大抵无新旧,人事从来有合离。

见说片辞能折狱,未尝一话不言诗。

河东自古文明地,可惜儒冠感遇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昨晚蒙降临无以为待早赴院谢闻己长往何行之速也因去人寄达少慰客中未伸之志耳(其一)

纵横人市尽裘毡,一旦衣冠气索然。

岂信鲁连归海上,颇哀屈子老江边。

汗流石马谁堪恨,草没铜驼世所怜。

莫惮区区困刀笔,论功终让指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昨晚蒙降临无以为待早赴院谢闻己长往何行之速也因去人寄达少慰客中未伸之志耳(其二)

书生掉舌岂其时,手底青编亦倦披。

铁锁尚沈江漠漠,铜驼又没草离离。

阴山路上明妃曲,天宝年中杜甫诗。

古往今来几兴废,白头恨见太平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任仲山谈西府事

德音到处下情通,喜动山城百岁翁。

和气挽回中国化,威声振起外台风。

少酬汉使澄清志,不愧周官燮理功。

南北封疆归一统,太平立法自河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