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水沈沈影,铜炉袅袅烟。
为思丹凤髓,不爱老龙涎。
皂帽真闲客,黄衣小病仙。
定知云屋下,绣被有人眠。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独特品味与追求。首句“玉水沈沈影”,以“玉水”喻清澈之水,其倒映之影“沈沈”,既显水之深邃,又添几分静谧之美。次句“铜炉袅袅烟”,铜炉中燃起的香烟随风轻扬,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为思丹凤髓,不爱老龙涎”,诗人以“丹凤髓”和“老龙涎”象征珍贵之物,却选择后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偏好,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皂帽真闲客,黄衣小病仙”,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形象,他如同一位悠闲的客人,身着黄衣的小仙人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定知云屋下,绣被有人眠”,想象着在云雾缭绕的屋下,有人正享受着温暖的睡眠,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宁静和谐生活的深深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
不详
洪波春天翻四岳,南极祝融亘幽朔。
高山千里龟出背,大木百寻龙挂角。
白鱼跳舟神禹出,鞭笞百鬼走雷雹。
犀走象骇不敢留,颠沛冯夷囚海若。
大龟爬沙独居后,火伞下照天一握。
甘心枯死配玉灵,突兀子川露苍壳。
醉中对之为一笑,欲持铁网手自捉。
穷通祸福尔尝知,取火烧山恣钻灼。
青松翠竹舞西风,似客摇头谓公莫。
此事传之亡是翁,请君更问山头鹤。
当年直奋渭滨渔,远业端为万世图。
戡乱功犹存社稷,爱闲身已到江湖。
竹间便好开三径,池外何妨架一区。
从此标名为退老,时将杖屦许谁俱。
再造功成不自居,玉墀长见咏归欤。
青山流水看无厌,燠馆凉台兴有馀。
天子时时思旧德,苍生日日傒新除。
黑头便上锋车去,遥想槐庭席正虚。
小松新桧未成行,劝督栽培想上方。
檐外老榕知几岁,亭亭孤立傲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