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五十一首(其七)

不动本位,瑞应人间。

冠群灵而首出,摄大千于毫端。

万汇熙熙兮春台之乐,万邦纳纳兮磐石之安。

从教戴天履地,击壤鼓腹兮不知天地之宽。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不动的意境,象征着吉祥与威严。"不动本位,瑞应人间"表达了作者对中心地位的稳固和其带来的祥瑞之气。"冠群灵而首出,摄大千于毫端"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其影响力无远弗届,仿佛掌控着万物生息。"万汇熙熙兮春台之乐,万邦纳纳兮磐石之安"则展现了和平繁荣的景象,如同春日花园的欢愉和国家基石般的稳固。

诗人进一步强调,这种力量超越了世俗的天地限制,人们在其中自由自在,"从教戴天履地,击壤鼓腹兮不知天地之宽",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这样的祥和氛围中,忘却了天地的辽阔,沉浸在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之中。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神秘力量和理想社会状态的禅宗偈颂,体现了宋代禅宗大师释大观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26)

释大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五十一首(其六)

十二月十五,石人相耳语。

梅开寒谷春,雪滴晴檐雨。

太分明,何所睹,南泉不打盐官鼓。

形式: 偈颂

偈颂五十一首(其五)

开口失,闭口丧。脱白露净,矢在弦上。

形式: 偈颂 押[漾]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四)

觅之不得,不觅奚彰。戳瞎顶门,炜炜煌煌。

桑畴雨过罗纨腻,麦垄风来饼饵香。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三)

空手把锄头,男命怕罗睺。

步行骑水牛,石虎生肉彪。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