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五)兵后寓吴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深深的闺阁绣帘垂地。还记得家人在灯烛边的绵绵话语,会心之处,嫣然一笑,酒涡迷人。万叠的山间城头传来哀怨的号角声,风把霜花吹到了我的袖口。只有影子与我为伴,我东西来回奔走。望着远处,我不知家乡在什么地方,羡慕寒鸦可以在黄昏之后,回到杨柳树上它们的巢穴。
只有山还是和原来一样,叹息亡国之后时事的变化如此之大。明天将带上枯干的荷叶包着的冷饭,越过前面那座小山,设法谋生,以便糊口。趁还没有出发,我再喝一口酒。幸喜那唯一的谋生工具毛笔还在,询问邻近的老翁需不需要抄写《牛经》,老翁只是摇手而已。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
双调一百十六字。
上下阕各十句。
六仄韵。
兵后寓吴:指元军攻陷临安(1276)后,作者离开家乡,流寓在苏州一带。
帘垂绣:即绣帘垂。
涡:酒涡。
万叠:指乐曲反复不停地吹奏。
影厮伴:只有影儿相伴。
浮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小阜:小土山。
枵囊:空口袋(指没有钱)。
毛锥:毛笔。
牛经:关于牛的知识的书。
《三国志》注引《相印书》,说汉朝有《牛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生活场景,以深阁内女子的回忆和感慨为线索,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离散与生活的艰辛。"深阁帘垂绣",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寂寥的氛围,暗示了闺中女子的孤独。"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回忆起往昔家庭团聚、温馨欢乐的时光,笑容如花,对比现今的孤寂,情感深沉。

"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通过角声的凄凉,描绘出战争的残酷,以及主人公听到战事时的哀伤。"影厮伴、东奔西走",女子想象着亲人的流离失所,自己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艰难。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归家的渴望,连寒鸦都能在黄昏后找到栖息之处,而人却无处可去。

下片转向自我安慰与生活挣扎,"相看只有山如旧",感叹自然永恒不变,人事却已沧桑。"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借自然现象抒发世事无常之感。"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预示着明天的困苦,生活如同寒酸的餐食,只能继续前行。

"趁未发、且尝村酒",在生活的艰难中寻求片刻的慰藉,"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借酒浇愁,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写些耕作知识,表现出坚韧的生活态度。

最后,"翁不应,但摇手",邻居摇头拒绝,可能是因为自身也难以应对生活的困顿,增添了词作的悲凉气氛。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战乱后普通百姓的无奈与坚韧,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收录诗词(95)

蒋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字:胜欲
  • 号:竹山
  • 籍贯: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
  • 生卒年:约1245~1305后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一)秋晓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恋绣衾

茜金小袖花下行。过桥亭、倚树听莺。

被柳线、低萦鬓,绀云垂、钗凤半横。

红薇影转晴窗昼,漾兰心、未到绣絣。

奈一点、春来恨,在青蛾、弯处又生。

形式: 词牌: 恋绣衾

浪淘沙令(其二)重九

明露浴疏桐。秋满帘栊。掩琴无语意忡忡。

掐破东窗窥皓月,早上芙蓉。前事渺茫中。

烟水孤鸿。一尊重九又成空。

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其一)

人爱晓妆鲜。我爱妆残。翠钗扶住欲敧鬟。

印了夜香无事也,月上凉天。新谱学筝难。

愁涌蛾弯。一床衾浪未红翻。

听得人催佯不睬,去洗珠钿。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