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遣兴

洛阳自古帝王都,百战荆榛只故墟。

零乱园林遗物在,嬉游人物古风馀。

草迷公子障泥锦,花近佳人油壁车。

漂泊强随游客辔,不辞尘土污衣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帝王的都城,历经战争后只剩下一片荒芜的遗迹。
昔日繁华的园林和遗物尚存,人们还能感受到古人的游乐风范。
青草丛中公子的马蹄被锦绣障泥遮掩,美丽的花朵围绕着佳人的油壁车。
我漂泊不定,勉强跟随游人的马车,哪怕尘土沾满衣裳也在所不惜。

注释

洛阳: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
故墟:废弃的旧址,遗迹。
遗物:遗留下来的物品。
古风:古代的风俗习惯或风格。
障泥:马鞍前垂挂的布帘,防止泥土溅到马匹和骑者。
油壁车:古代女子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
游客:旅行者,闲逛的人。
尘土:灰尘,这里指旅途中的艰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洛阳城廓的图景,诗人通过对昔日繁华与现今荒凉之间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

"洛阳自古帝王都,百战荆榛只故墟。" 开篇即点明洛阳曾经的辉煌,是历代帝王的都城,但如今却只能看到一片废墟,历史的战火留下了无尽的荆棘。

"零乱园林遗物在,嬉游人物古风馀。" 这两句诗继续描绘现状,园林破败,充满了过去的遗迹,而那些曾经嬉戏游玩的人物,如今只剩下一丝古老的风韵。

"草迷公子障泥锦,花近佳人油壁车。" 这里诗人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生长在废墟上的野草与当年华丽的锦绣、鲜花与美女相近的低俗画面,凸显了历史的沧桑。

"漂泊强随游客辔,不辞尘土污衣裾。"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无奈地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即使如此,也不介意自己的衣衫被世俗的尘埃所沾染。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遣兴二首(其二)

日烘烟柳软于丝,桃李成尘绿满枝。

芳草有情随处好,落花无赖信风吹。

关心伤感知何处,过眼芳菲能几时。

一病春来妨痛饮,遣愁惟有强裁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遣兴二首(其一)

流光向老惜芳菲,搔首悲歌心事违。

绿野染成延昼永,辞红吹尽放春归。

荆榛废苑人閒牧,风雨空城乌夜飞。

断送一番桃李尽,可怜桑柘有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阴二首(其二)

溪树昏昏锁暮云,晚山愁黛对含颦。

不甘小雪犹妨暖,长恨閒阴每占春。

宝带金貂侯第客,钿车珂马帝京尘。

王城自古繁华地,回首高歌怅望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阴二首(其一)

漠漠重云向晚低,腊寒新去有馀威。

风捎檐滴难开幌,润引炉香易著衣。

把酒自倾金错落,探春谁污锦障泥。

山城冷落无歌舞,只有芳醪取次携。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