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坐多蚊母,秋成半芋魁。
寄桑传酿法,文石中碑材。
戍饷资桥税,山田仰粪灰。
广南商贩到,盐厂雪盈堆。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坐时蚊虫骚扰,秋收时节大量芋头丰收的情景。诗人提及桑叶用于酿酒的传统技艺,以及利用文石作为碑材的智慧。赋税通过桥梁得以供应戍边士兵的粮饷,而山田的肥力则依赖于粪灰。商业贸易活跃,广南的商人带来大量的盐,盐厂堆积如雪。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节和经济活动,反映出明代桂林地区的风貌。
不详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徭粮难猝辨,村老未全驯。
风俗传鸡卜,春秋祀马人。
法依山例峻,歌叠浪花新。
懒妇田间过,忙将织作陈。
拂水丹房启,悬崖白羽窥。
知君行乐秘,转自切忧时。
岂即携家隐,犹云拜贶迟。
苍苍烟与雾,已抗俗尘姿。
圣世优闲典,初非前代论。
不闻宫观使,但可赐归恩。
客有时惊座,公无日署门。
语侵朝事际,趣令倒芳樽。
言辞粉署重凄凄,道路时闻征马嘶。
日照梦悬乡树外,夜郎吟向郡楼西。
竹鸡群里登峨岭,铜鼓声中出朗溪。
我欲白门扳柳送,相思此夜有乌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