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琴待月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雨后初晴的夜晚,我坐在松窗下还未安睡。
只有琴声作伴,与明月相约共度秋夜。
在风中弹奏玉制的琴弦许久,月亮穿出薄雾显得更迟。
静静等待那悠扬的琴音,此情此景只有我的心能体会。

注释

竹院:竹子环绕的小院。
新晴:雨后初晴。
松窗:周围长满松树的窗户。
未卧:还未安睡或躺下。
共琴为老伴:以琴声为陪伴。
玉轸:古代琴的旋钮,这里指琴。
金波:形容月光如金色的波浪。
出雾迟:月亮穿透雾气缓慢出现。
清景:清幽的景色或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在竹围成的小院中,享受着新晴之后的清凉夜色,尚未就寝。琴成为他唯一的伴侣,与明月共同经历秋季的变换。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玉轸临风久"一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地凝视着窗外的景致,那些被雾气稍微掩盖的波光,是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交相辉映。最后两句"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仿佛只有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契合那等待中的清景。这是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也是诗人心灵深处的自我对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思,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宁静的心境,以及他与自然之间微妙的交流。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对镜

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

去作忙官应太老,退为闲叟未全迟。

静中得味何须道,稳处安身更莫疑。

若使至今黄绮在,闻吾此语亦分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对镜吟

闲看明镜坐清晨,多病姿容半老身。

谁论情性乖时事,自想形骸非贵人。

三殿失恩宜放弃,九宫推命合漂沦。

如今所得须甘分,腰佩银龟朱两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

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归来二周岁

归来二周岁,二岁似须臾。

池藕重生叶,林鸦再引雏。

时丰实仓廪,春暖葺庖厨。

更作三年计,三年身健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