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在竹围成的小院中,享受着新晴之后的清凉夜色,尚未就寝。琴成为他唯一的伴侣,与明月共同经历秋季的变换。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玉轸临风久"一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地凝视着窗外的景致,那些被雾气稍微掩盖的波光,是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交相辉映。最后两句"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仿佛只有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契合那等待中的清景。这是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也是诗人心灵深处的自我对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思,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宁静的心境,以及他与自然之间微妙的交流。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
去作忙官应太老,退为闲叟未全迟。
静中得味何须道,稳处安身更莫疑。
若使至今黄绮在,闻吾此语亦分司。
闲看明镜坐清晨,多病姿容半老身。
谁论情性乖时事,自想形骸非贵人。
三殿失恩宜放弃,九宫推命合漂沦。
如今所得须甘分,腰佩银龟朱两轮。
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
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归来二周岁,二岁似须臾。
池藕重生叶,林鸦再引雏。
时丰实仓廪,春暖葺庖厨。
更作三年计,三年身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