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

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表达了诗人面对镜中衰老容颜时的感慨和自嘲。首句“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写出了诗人在闲暇时光面对镜子,对自己年华逝去、容颜凋敝进行反思,承认这是生命流转中自然的过程。

接着,“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和自嘲。诗人用“白发万茎”形象地描绘出了自己的衰老,而“丹砂一粒不曾尝”则是说自己虽然未曾尝试过什么仙药,却也无法阻挡时光带来的变化。

第三句“我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展示了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反省。长时间的读书和处理事务让眼睛昏花,而频繁饮酒又伤害了身体。

最后,“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表达了一种求医问药、希望能找到延缓衰老的方法的心情。诗人虽自知已经年迈,但仍然希望能够找到治疗老年的良方。

这首诗通过对镜自照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求生的愿望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渴望。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归来二周岁

归来二周岁,二岁似须臾。

池藕重生叶,林鸦再引雏。

时丰实仓廪,春暖葺庖厨。

更作三年计,三年身健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归履道宅

驿吏引藤舆,家童开竹扉。

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

眼下有衣食,耳边无是非。

不论贫与富,饮水亦应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其一)

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

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

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

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其二)

唯生一女才十二,秪欠三年未六旬。

婚嫁累轻何怕老,饥寒心惯不忧贫。

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

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