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滩行

忆昔秭归之山崩,震惊千里如雷霆。

江水逆流洞庭竭,至今蓄怒犹腾凌。

洄渊沈沈色如墨,彷佛半露峰峦形。

悬波一泻三百仞,鱼鳖蛟龙俱不宁。

天公高居漏天隔,无故设险忧群生。

时无伯禹真已矣,坐念疏凿何由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新滩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自然奇观与人类无奈的对比。诗中以“忆昔秭归之山崩”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震撼人心的场景,山崩地裂,声如雷霆,千里之内皆为之震动。接着,“江水逆流洞庭竭”,展现了山崩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江水倒流,洞庭湖干涸,暗示着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和强大。

“至今蓄怒犹腾凌”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崩后遗留的怒气仍在肆虐,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告或报复。随后,诗人通过“洄渊沈沈色如墨,彷佛半露峰峦形”来描述被山崩破坏后的景象,深邃的深渊如同墨色,露出的山峰形状模糊,展现出一种荒凉而神秘的美。

“悬波一泻三百仞,鱼鳖蛟龙俱不宁”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崩后形成的瀑布,其高度惊人,连水中的生物都感到不安。这不仅展示了自然力量的壮观,也隐含了对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类似灾难的警示。

最后,“天公高居漏天隔,无故设险忧群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时无伯禹真已矣,坐念疏凿何由能”则是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怀念,表达了在当今时代,面对自然灾难,人类可能无法像古人那样有效应对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渺小和无奈。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灵椿馆风折椿树

野人独爱灵椿馆,馆前灵椿耸危干。

风柔雨练三月馀,奕奕中庭荫华伞。

清阴及物不自惜,赤日当天损炎旱。

危檐密牖清有馀,翠竹猗桐何足算。

南山白虎啸狂飙,孤根易动枝条散。

芳华寂寞未及衰,萎迟遂比沟中断。

君不见月中紫桂天上榆,有名无实安自如。

天河均涧易生植,甘露洒叶长扶疏。

结根得所应自贵,庇荫虽远真徒虚。

灵椿乎,庄子浪叟诚尔徒。

尔当自取八千岁,今颠蹶矣人谁扶。

形式: 古风

观林洪范禹贡山川图

若昔文命熙帝虞,大龟浮洛出元谟。

翍山泻泽魑魅走,四海砥定由天扶。

周摧嬴仆乱疆理,壁中但得司空书。

先生始病学者惑,为画盈尺山川图。

职方舆地在眼下,地势天文高下殊。

始惊六合可舒卷,吾道指掌何难乎。

先生当时持此艺,欲以稽古开天意。

命乖时背竟何为,于今传者为张宜。

宜生五十头已白,连蹇不为州郡辟。

朝廷何时举行河,合笑平当未精赜。

形式: 古风

昨日风赠王舒

昨日风,今日雨,门前泥坑昨夜土。

秋怀悽怆谁最多,江南秀才洛下旅。

十年麻衣走南北,饥寒不比仓中鼠。

悠悠暖日庇重云,举头看天不得语。

形式: 古风

同永叔和介甫昭君曲

汉家离宫三十六,宫中美女皆胜玉。

昭君更是第一人,自知等辈非其伦。

耻捐黄金买图画,不道丹青能乱真。

别君上马空反顾,朔风吹沙闇长路。

此时一见还动人,可怜怏怏使之去。

早知倾国难再得,不信傍人端自误。

黄河入海难却来,昭君一去不复回。

青冢消摧人迹绝,惟有琵琶声正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