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

断岸分流景。连阁催新暝。

一带清溪,未晓游人心性。趁汐归船,摇语波无定。

月华风意谁领。暮云凝。顾望天去迥。

江花睇蛾曾凭。濯粉池妆,最是晚秋难整。

甚日归来,愁又歌同病。离怀长恁凄冷。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碧牡丹》,作者陈洵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诗中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画面,断岸两侧的流水在夜色中分道而流,阁楼的影子映照在清溪上,催促着新的一轮黄昏降临。诗人独自漫步溪边,欣赏着未明的月光和波动的水面,心中涌动着淡淡的离愁。乘着潮汐归来的船只,摇曳的波光与语声都显得飘忽不定,诗人感叹无人能共享这份月华和风意。

江面上,暮云凝聚,天空显得遥远。诗人抬头望去,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曾经共同倚靠江花,欣赏蛾眉般的美景。此时,正值晚秋,江花凋零,如同女子的妆容难以整理,诗人感慨何时才能重逢,共同面对生活的愁苦。

最后,诗人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离怀之愁让他的心境始终凄冷。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年文人墨客的离情别绪。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丁卯除夕

春来准拟开怀,是谁不放残年去。

寒更灯火,断魂依在,严城戍鼓。

天北天南,一声归雁,有人愁苦。

算寻常经过,今年事了,都休向,明朝语。

光景花前冉冉。倚东风、从头还数。

因循却怕,登临无地,夕阳如故。

烂醉生涯,颓然自卧,懒歌慵舞。

待鸣鸡唤起,白头簪胜,尽平生度。

形式:

庆春宫.人日,光孝寺谒虞仲翔先生祠

云约颓檐,春生残垒,剩烽雁后方惊。

人日题诗,荒祠怀古,去来不驻游情。

岁华堪叹,翠禽语、红梅未英。

芳辰惆怅,犹是花前,莫问飘零。兹堂在昔陈经。

谪宦栖迟,谁分平生。

无定风花,有缘香火,为他一晌销凝。

问天何意,世多难、儒冠自轻。

江山如此,依旧吾庐,风雨鸡鸣。

形式:

三姝媚.戊辰闰花朝清明

新烟摇梦绮。笑今年东风,较多才思。

载酒园亭,看彩幡依旧,万妆齐倚。

信有前期,分付定、蝶媒蜂使。

绣幰佳人,闲了鞦韆,再商春事。百五韶光如水。

只蜡烛灰枯,尚堆残泪。

又说良辰,向有花明月,旧家提起。

熨日帘栊,消受过、宜蚕天气。

便是寻芳来晚,娇他嫩子。

形式:

烛影摇红.梅郎南泊,北望凄然,邂逅朋尊,漫吟成调

摇梦清尊,酒阑却望长安远。

年时西笑出门行,日下魂飞乱。车马亲朋又散。

问平居、沧江岁晚。霓裳惊破,鼙鼓声中,飘零谁管。

时节逢君,楚兰别有江南怨。

赋情不比李龟年,曾侍开元宴。往事梨园泪断。

暗凄凉、西风故苑。良辰美景,天上人间,白头吟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