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刘鹗的挽诗,表达了对逝去的刘原耕及其母亲黄氏宜人的深深怀念。首句"令子携书赋宦游"描绘了刘原耕带着书籍远行求学或仕途,显示出他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胸中初不著离忧"则暗示他初离家时并未过多沉浸在离别的愁绪中。
接下来的"懒看綵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通过"懒看"与"喜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俗的淡然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寄托对亡者的哀思。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墓地的凄凉景象和田野的秋意,渲染出一种深深的哀悼之情,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
最后两句"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是对刘原耕的赞美,称赞他在生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即使离去也无遗憾,同时通过阅读他的丰碑,人们能记住他的事迹和高尚品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又展现了对生者的激励,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