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伤春时候一凭阑。何况别离难。

东风只解催人去,也不道、莺老花残。

青笺未约,红绡忍泪,无计锁征鞍。

宝钗瑶钿一时闲。此恨苦天悭。

如今直恁抛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宽。

归来忍见,重楼淡月,依旧五更寒。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鉴赏

这首宋词《一丛花》是程垓所作,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时节倚栏伤感,面对离别之苦的深深愁绪。"伤春时候一凭阑"描绘了诗人独自凭栏,感叹春光易逝的场景。"何况别离难"直接点出主题,加重了离别的痛苦。

"东风只解催人去,也不道、莺老花残"借东风和凋零的莺花,进一步渲染离别的凄凉。"青笺未约,红绡忍泪,无计锁征鞍"写出了书信无法留住远行的人,只能含泪目送,表达出无奈与不舍。

下片"宝钗瑶钿一时闲"暗示了女子的寂寞,"此恨苦天悭"则抱怨上天不公,让离别成为现实。"如今直恁抛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宽"表达了对对方的思念和自己的憔悴,揭示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最后三句"归来忍见,重楼淡月,依旧五更寒"预想归来的景象,即使回到家中,看到的也只是空荡的高楼和清冷的月色,夜晚的寒冷更增添了内心的孤寂和失落。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离别的哀愁,展现了词人的深情与无奈。

收录诗词(155)

程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86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其一)

旧日心期不易招。重来孤负,几个良宵。

寻常不见尽相邀。见了知他,许大无聊。

昨夜梅花插翠翘。影落清溪,应也魂消。

假饶真个住山腰。那个金章,换得渔樵。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其二)

小会幽欢整及时。花也相宜,人也相宜。

宝香未断烛光低,莫厌杯迟,莫恨欢迟。

夜渐深深漏渐稀。风已侵衣,露已沾衣。

一杯重劝莫相违,何似休归,何自同归。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冬至

斗转参横一夜霜。玉律声中,又报新阳。

起来无绪赋行藏。只喜人间,一线添长。

帘幕垂垂月半廊。节物心情,都付椒觞。

年华渐晚鬓毛苍。身外功名,休苦思量。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落索(其一)

门外莺寒杨柳。正减欢疏酒。

春阴早是做人愁,更何况、花飞后。莫倚东风消瘦。

有酴醾入手。尽偎香玉醉何妨,任花落、愁依旧。

形式: 词牌: 一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