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宜兴二首(其二)

粹仪夹绽盛花钿,人说先朝祀玉仙。

罨画有溪春不老,炼丹无灶古空传。

乞灵剩拟羞蘋藻,养性何劳学汞铅。

书閤苍龙应不远,为君重写白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精美的装饰中插着盛开的花钿,人们说这是对古代祭祀玉仙的仪式。
如画卷般的溪流春天永驻,但炼丹的炉灶古老而只留下传说。
祈求神灵的仪式只留下羞涩的蘋藻,修养性情无需学习复杂的汞铅炼丹法。
书房中的苍龙图案似乎就在不远处,我将为你重新书写一篇云淡风轻的文章。

注释

粹仪:精致的仪式装饰。
夹绽:点缀。
盛花钿:盛开的花形装饰品。
祀玉仙:祭祀玉仙(可能指神仙或某种宗教仪式)。
罨画:如画的。
炼丹:古代的炼丹术。
古空传:古老的技艺仅留下传说。
乞灵:祈求神灵。
羞蘋藻:象征性的虔诚或谦逊。
汞铅:炼丹术中的元素,代表神秘和修炼。
书閤:书房。
苍龙: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吉祥物,象征权力和智慧。
白云篇:寓意超脱世俗、清雅的文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神秘的画面。首句“粹仪夹绽盛花钿”可能是在形容精美的装饰品,如古代妇女佩戴的华丽首饰,暗示着一种宫廷或贵族的华贵气息。"人说先朝祀玉仙"则点出这或许与古代祭祀仪式中的神仙——玉仙有关,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接下来,“罨画有溪春不老”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溪水比作画卷,暗示宜兴之地风景如画,春天仿佛永驻。“炼丹无灶古空传”则提及道教炼丹的传统,表达了对古老智慧和神秘传统的追忆,但又透露出这些技艺已成过往,只剩传说流传。

“乞灵剩拟羞蘋藻”表达的是向自然或神灵祈求庇佑的心愿,而“养性何劳学汞铅”则暗示修炼身心无需过于复杂,简单的生活方式也能达到修养的目的。

最后两句“书閤苍龙应不远,为君重写白云篇”寓意深厚,可能意味着诗人期待在宜兴这个地方,能继续书写或传承文化,就像苍龙(古人常以龙象征文气)近在咫尺,准备创作新的篇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宜兴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说,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问道宜兴二首(其一)

买田阳羡说东坡,想见溪山胜槩多。

曾是中营誇绣帽,尚传遗庙锁雕戈。

斩蛟义槩人犹记,化蝠仙踪事易讹。

我欲问津先访古,古灵题迹试摩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初还故居

元是庐山莫逆交,宫亭西畔着衡茅。

盟鸥似怯经新浪,怨鹤还知宿故巢。

一沼种莲衣可制,万竿脱箨杖轻敲。

不须海若逌然笑,乞与杯堂乐芥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张公洞二首(其二)

驴迹惊初践,鹰盘若有灵。

石桥通便户,金钥锁朱庭。

滴乳看成像,登台仍刻铭。

更怜国山字,真欲比云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张公洞二首(其一)

祚纪千龄运,名标二代仙。

鹊鸣应徙地,蝠化已先天。

风洞疑无底,丹炉信有缘。

祇应岩下弈,为我一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