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三首(其二)

六槐当我庭,春叶密如幄。

朝来南风起,已见萎叶落。

盛衰同时来,岂必待萧索。

鄙哉儿女痴,倩倩情所乐。

形式: 古风

翻译

六棵槐树在我庭院中,春天的叶子繁茂得像帷帐。
早晨南风吹起时,已经能看到枯黄的叶子飘落。
繁荣与衰败一同到来,何必等到凄凉的季节。
可笑的是儿女们的痴心,只沉溺于情感的欢乐之中。

注释

六槐:六棵槐树。
当:面对。
庭:庭院。
春叶:春天的叶子。
密:密集。
如:像。
幄:帷帐。
朝来:早晨。
南风:南方的风。
起:吹起。
已见:已经看到。
萎叶:枯黄的叶子。
落:落下。
盛衰:繁荣与衰败。
同时来:一同到来。
岂必:何必。
待:等待。
萧索:凄凉。
鄙哉:可笑啊。
儿女:指年轻人。
痴:痴迷。
倩倩:形容情感专注。
情:情感。
所乐:所追求的快乐。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庭院景色的诗句,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六槐当我庭,春叶密如幄"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庭院,六棵槐树在这里成为了主要的风景,而春天的新叶像厚重的幕布一般,将整个空间包裹得既密实又生动。"朝来南风起,已见萎叶落"则透露出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清晨的南风轻拂过,已经有了叶子开始凋零,这是对春天短暂的一种描绘,同时也是时间流逝的一个隐喻。

接下来的"盛衰同时来,岂必待萧索"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盛衰并存的感受,不必等到秋天枯萎的景象,春天的繁华与秋天的凋零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这里蕴含着诗人对生命周期的深刻洞察。"鄙哉儿女痴,倩倩情所乐"则转向了生活中的点滴,诗人对于那些沉迷于世俗情感中的人表示了一种淡然的看法,认为他们虽然在爱恨纠缠中享受着自己的小确幸,但这种快乐也是短暂且浅薄的。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呈现了一个既美丽又易逝的春日世界,以及诗人对此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杂咏三首(其一)

隆中卧龙公,平昔事耕钓。

无言顾同侪,高视独长啸。

彼宁惜开口,顾尔非同调。

何事逢玄德,曹孙一言料。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杂诗二首(其二)

高堂断四听,鸣雨晓未止。

堂空雨声大,滴滴清我耳。

朝眠引幽梦,遇我同心子。

谈笑未容周,梦开坐千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杂诗二首(其一)

独居无与往,况此阴雨天。

起来复何有,诗书散我前。

偃卧一榻上,读书疲复眠。

经纶负夙志,跌荡穷吾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权势

权势世所重,桓温役孟嘉。

桓公自人雄,为下未足嗟。

颇怪蔡中郎,为董受疵瑕。

因之以取死,曾不念汉家。

士固感知己,尚安知其他。

搜牢则可诛,好邕自其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