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送不群归黄蘖见因禅师

幽寻忽觉暗香吐,竹西知有梅花坞。

一枝试摘与君看,念君明日当离楚。

戛然飞去若惊鸿,弃掷自嗟如卧鼓。

遥知旅枕生清梦,梦到江南春好处。

苍杉拂云烟翠深,为吊大雄山下虎。

我识山中因褊头,骨目清坚貌淳古。

便欲閒提折脚铛,柏子庵边结茅住。

行看谈笑起云门,海上横行如乃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复用前韵送不群归黄蘖见因禅师》。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以及对友人归途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幽寻忽觉暗香吐”,描绘了一次偶然的探寻中,突然发现了一片幽静之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接着“竹西知有梅花坞”进一步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这里有一处梅花盛开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展开的美好旅程。

“一枝试摘与君看,念君明日当离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这美丽的景色,并预祝友人在即将启程的旅程中一切顺利。这里的“楚”指的是友人的目的地,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旅途安全的关切。

接下来,“戛然飞去若惊鸿,弃掷自嗟如卧鼓”描绘了友人离开的情景,用“戛然飞去”形容友人离去时的迅速和决绝,而“弃掷自嗟如卧鼓”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内心的哀伤。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遥知旅枕生清梦,梦到江南春好处”则是诗人对友人旅途中的想象,希望友人在梦中能够感受到江南春天的美好,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和心情愉悦的祝福。

最后,“苍杉拂云烟翠深,为吊大雄山下虎”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的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接下来的几句“我识山中因褊头,骨目清坚貌淳古”、“便欲闲提折脚铛,柏子庵边结茅住”、“行看谈笑起云门,海上横行如乃祖”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设想和期许,希望友人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继续传承家族的优秀品质,过上宁静而充实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送瑫上人奔母丧

黄梅为法去,睦州缘母归。

两事世难兼,二老其敢违。

君看去留意,日月争光辉。

子方童牙中,已喜家翠微。

既长游四方,万里孤云飞。

方将追新丰,冰雪横锋机。

讣音辄僵卧,声吞泪沾衣。

平生哺乌情,栖风无定枝。

大江浪如山,飞棹不可追。

要当济安流,龙神严真威。

一杯春露香,仰荐天地慈。

更期办白业,慰此罔极悲。

形式: 古风

送朱泮英随从事公西上

文如水行川,气如春在花。

挟书随乃翁,千里游京华。

人生少年乐,于子何以加。

上庠阅英俊,过目知等差。

君才固逸群,如金浑泥沙。

明年对殿陛,落笔翻龙蛇。

遥怜绿槐阴,绛帐张红霞。

金门看跃马,芦鞭作横斜。

滔滔九衢中,欢情浩无涯。

驭吏亦傲睨,隐语相嘲誇。

红妆莺燕语,拭目兴叹嗟。

知谁乞佳句,骏墨字如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赠王圣侔教授

汝江软碧摇寒空,环江玉色罗五峰。

神奇融结孕千载,于是代出文章公。

荆公道德辈孔孟,致君勋业伊周同。

君侯才气真不减,行看接武隆休功。

妙龄人誇好风节,气压颍汝何其雄。

曾经大笔战文阵,豪俊莫敢撄其锋。

老师硕儒玉堂上,争看洒笔回春工。

果然一日盖天下,声名熠耀驰华戎。

都城立石传万口,士林矜气横长虹。

岩僧废弃谁比数,亦复诵咏欢填胸。

迹微自恨不及识,向风每觉劳双瞳。

天公恤此慕善者,因遣识面山水中。

坐令平昔心变灭,譬如尘净馀清铜。

自誇问道陜西老,道人况亦参禅宗。

与君于法实昆弟,姑留十日游从容。

拙诗别君无崄句,何从赏我双颊红。

他年揖让对明主,回顾此会成虚空。

蹄轮冠盖塞门巷,容我剧笑应无从。

形式: 古风

临川陪太守许公井山祈雨书黄华姑祠

临川富山水,井山最深幽。

愧我今日来,自非清散游。

试问井中龙,吾行汝知不。

高秋嗜酣卧,此计非良谋。

晚稻已及穗,一雨足可收。

曷不跃而起,霈然泻南州。

要看贤使君,放衙拥黄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