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中四首(其三)

采药西林薄暮回,柴门遥对乱峰开。

鹤归几阵松云重,猿啸一声山雨来。

风径茏葱吹作管,石池清浅汎为杯。

却愁秋老荷衣薄,一片流霞手自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傍晚时分在罗浮山中采药归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采药西林薄暮回”,简练地点明了时间与活动,傍晚时分,诗人从西边的山林中采药归来,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柴门遥对乱峰开”一句,以“遥对”二字,展现出诗人归家途中所见的景象——远处的山峰与自家的柴门相对,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层次的画面。

“鹤归几阵松云重,猿啸一声山雨来”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山中的生动景象。鹤群归巢,松云笼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而猿猴的啼叫,则打破了这份宁静,仿佛预示着山雨将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

“风径茏葱吹作管,石池清浅汎为杯”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风与水的美妙。微风吹过葱郁的小径,仿佛吹奏出悦耳的乐章;清澈的石池在风的轻拂下,似乎变成了盛酒的杯子,引人遐想。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自然界的元素赋予了生命,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却愁秋老荷衣薄,一片流霞手自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随着秋天的到来,荷叶逐渐凋零,诗人担心自己如同荷衣般单薄,因此亲手裁剪一片流霞作为象征,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浮山中四首(其四)

洞门萝月敞秋阴,策杖寻僧过宝林。

满地松云幡影乱,一帘夜雨磬声沉。

空怜幽梵香台寂,欲渡玄津法海深。

何日金绳开觉路,愿随罗什学吞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杂兴(其一)

浮山千万仞,上有珠树林。

云霞互亏蔽,鸾鹤巢其阴。

仄闻紫烟客,羽驾纷来临。

玉液有馀清,云璈多远音。

我无双飞燕,失路杳难寻。

安得如珠黍,聊用慰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兴(其二)

潭中有浴鸟,相传是凤凰。

不饮复不啄,遍体生文章。

商风西北起,将举复回翔。

世无梧桐枝,尔当游何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兴(其三)

石洞何阴阴,中有千章木。

山风日夕吹,霜条森似玉。

苦节谅不移,肯受膏雨沐。

百卉在沃壤,芬芳徒过目。

志士处忧患,焉知不为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