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

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

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古代苗族遗留的土地上,秋天的田野里丰收了五谷。
前来询问周公的税制,回家时缴纳汉朝的赋税。
江城在寒冷的阳光下显得凄凉,湓水在傍晚时分连天接海。
南方楚地战乱后民生凋敝,疲惫的百姓依赖你的怜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三苗馀古地”一句,以“三苗”指代远古之事,暗示历史悠久,而“馀古地”则点出了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给人的心头带来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紧接着,“五稼满秋田”一句,用“五稼”形容农事之繁忙,通过“满秋田”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民在收获季节所表现出的勤劳与喜悦。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农业社会中人民对于丰收的期盼和庆幸。

而后,“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历史的长河,将古今之税制进行对比。周公与汉俸之间的跨越,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在感受历史变迁的同时,对于时代变换中的税收制度有所思考。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江城寒背日”传递出一种冷清与孤寂,而“湓水暮连天”则将这份宁静与辽阔相结合,让人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壮丽而又有些许悲凉的画卷。

最后,“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两句,则转向对人民生活状况的描绘。“南楚”作为地名,不仅指出了具体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一种文化与历史的沉淀。而“凋残”二字,用以形容时光流逝,事物凋零,让人不禁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残酷。接着,“疲民赖尔怜”则将这种悲凉转化为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怀与同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以及精湛的艺术手法,构筑了一幅历史的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侯中丞流康州

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

迁播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

辕门画角三军思,驿路青山万里心。

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侯御赴黔中充判官

不识黔中路,今看遣使臣。

猿啼万里客,鸟似五湖人。

地远官无法,山深俗岂淳。

须令荒徼外,亦解惧埋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南特进赴归行营

闻道军书至,扬鞭不问家。

虏云连白草,汉月到黄沙。

汗马河源饮,烧羌陇坻遮。

翩翩新结束,去逐李轻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宣尊师醮毕归越

吹箫江上晚,惆怅别茅君。

踏火能飞雪,登刀入白云。

晨香长日在,夜磬满山闻。

挥手桐溪路,无情水亦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