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

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

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

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

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

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

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

尚以名宦拘,聿来夷獠乡。

吾友不可见,郁为尚书郎。

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

渺渺云智远,幽幽海怀长。

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

为政愧无术,分忧幸时康。

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

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是谁身着青衫开辟了此地,独自矗立在水的中央。
乘一小舟攀登而上,沿着狭窄的小径直到天空的边际。
登上山顶拜见年迈的僧人,豁然开朗到达寺庙的高处。
四周的山岭显得多么渺小,三条大江浩荡奔流。
寺庙朝向西方,正对着巍峨的峨眉山。
猿猴与鸟儿似乎也享受着寺中的钟声与磬音,松树和藤萝间弥漫着自然的香气。
江上的云雾仿佛融入僧人的袈裟,山间的月光倾洒在绳床上。
早就领悟了清净的真理,长久以来世俗的机巧之心已被遗忘。
但仍被官场束缚,来到这偏远的蛮荒之地。
我的朋友难以相见,他沉郁地担任着尚书郎的职务。
他年轻时就喜爱道家经典,对医术也颇感兴趣。
他的智慧如云般高远,胸怀像海一样深邃。
我渴望与他一同欣赏美景,只能远远地遥望思念。
从政却惭愧没有良策,庆幸在时局安定中分担国忧。
朝廷上君子众多,我却怀念起隐逸的生活。
更何况庐山遥不可及,我渴望抽身离去,回归到佛法的怀抱中。

注释

青衣:指穿着青色衣服的人,这里可能代指开凿者或修行者。
水中央:形容位置孤立于水域之中。
浮舟:乘船。
侧径:狭窄的小路。
穹苍:天空。
绝顶:山顶,最高处。
老僧:年老的和尚。
上方:寺庙的高处或佛殿。
诸岭:周围的山岭。
三江:泛指多条河流。
兰若:佛教术语,指寺庙。
峨眉:峨眉山,中国著名山脉。
猿鸟:指自然界的动物。
钟磬:寺庙中的乐器,代表宗教仪式。
松萝:松树和藤蔓,象征自然环境。
天香:自然的香气,或指超凡脱俗的气息。
江云:江面上的云雾。
袈裟:僧侣穿的袍子。
山月:山间的月亮。
绳床:古代的一种坐卧具,类似今天的榻或床。
清净理:佛教中指清净无染的真理。
机心:世俗的机巧、功利之心。
名宦:官场,仕途。
夷獠乡:古代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地的称谓,这里指偏远的地方。
尚书郎:古代官职,此处指作者的朋友在朝中任职。
丹经:道家修炼的书籍。
青囊:古代医书或指医术。
云智远:智慧高远,如同飘渺的云。
海怀长:胸怀广阔,深似海洋。
引领:伸长脖子看,形容期盼的样子。
为政:治理国家,从政。
无术:没有好的方法或策略。
分忧:分担国家的忧虑。
时康:时局安定。
天朝:朝廷,中央政府。
老夫:作者自谦之词,意指自己。
沧浪: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或清闲之地。
庐山:中国著名山脉,这里象征远离尘嚣的地方。
抽簪:抽出发簪,比喻弃官归隐。
法王:佛教中指佛陀或佛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青衣山中峰的幽静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与脱俗的向往。开篇“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即设定了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接着“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则展示了僧人登山寻访老僧的过程,体现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诗中“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透露出对高处不凡之人的尊崇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紧接着,“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则是从高处眺望四周山川的景象,将目光投射到更为广阔的自然之中。

“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描写了僧人所居之地的美丽与神圣,而“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则通过对动物和植物声音的捕捉,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在后半部分,“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描绘了僧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而“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所悟道理的赞叹和自我内省。

接着,“尚以名宦拘,聿来夷獠乡”表现了一种对于世俗功名的束缚感和对远离尘嚣之地的向往。紧接着“吾友不可见,郁为尚书郎”则是诗人对僧人的思念以及自己身处官场而不得志的情感。

“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于道教丹道的喜好和追求,而“渺渺云智远,幽幽海怀长”则是对僧人所处之地的赞美,以及对其深邃智慧的颂扬。

最后,“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僧人共享山中胜景的心愿,而“为政愧无术,分忧幸时康”则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自责和庆幸当前能有片刻的清净。

结尾处,“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则是诗人对于僧人的崇敬以及自己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希望能够抽身离世,向往佛法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和精神之高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净化的主题。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杉冷晓猿悲,楚客心欲绝。

孤舟巴山雨,万里阴台月。

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

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

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

敝庐终南下,久与真侣别。

道书谁更开,药灶烟遂灭。

顷来压尘网,安得有仙骨。

岩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形式: 古风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

兴来浪迹无远近,及至辞家忆乡信。

无事垂鞭信马头,西南几欲穷天尽。

奉使三年独未归,边头词客旧来稀。

借问君来得几日,到家不觉换春衣。

高斋清昼卷帷幕,纱帽接䍦慵不着。

中酒朝眠日色高,弹棋夜半灯花落。

冰片高堆金错盘,满堂凛凛五月寒。

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㓨蜜未可餐。

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

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

知尔园林压渭滨,夫人堂上泣罗裙。

鱼龙川北盘溪雨,鸟鼠山西洮水云。

台中严公于我厚,别后新诗满人口。

自怜弃置天西头,因君为问相思否。

形式: 古风

与高适薛据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形式: 古风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

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

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