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无言兄卜筑二首(其一)

求田问舍岂徒为,晚悟前言不我欺。

地占玉杯初应卜,门临苕水宛分枝。

乡关怪客归何早,圣主思贤降不迟。

磊落胸中三万字,不应无意拯时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的《次韵无言兄卜筑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选择隐居之地的赞赏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未能早悟人生真谛的感慨。

首句“求田问舍岂徒为”,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对朋友选择隐居之所的疑问,似乎在说:寻求田产询问住所难道仅仅是为了这些吗?接着“晚悟前言不我欺”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过去未能领悟人生真谛的自责与反思。

“地占玉杯初应卜,门临苕水宛分枝”两句,描绘了朋友所选之地的自然美景,仿佛是上天的安排,预示着吉祥与安宁。“地占玉杯”形容土地之珍贵,“门临苕水”则展现了水边居所的宁静与雅致,“宛分枝”则暗示了生长与繁衍的美好寓意。

“乡关怪客归何早,圣主思贤降不迟”两句,既是对朋友归隐之早的惊讶,也暗含了对圣明君主渴望贤才的期待。这里“乡关”指故乡,“怪客”则是对朋友归隐行为的意外,“圣主”代表理想中的明君,“贤降”则是希望贤才能够得到重用。

最后,“磊落胸中三万字,不应无意拯时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肯定与期望。诗人认为朋友胸中有大量的学问与智慧,不应无意于拯救时局的危难,体现了对朋友才能的认同与对社会责任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朋友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未能早悟人生真谛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才能的期待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无言兄卜筑二首(其二)

石枕方床绿浪藤,清谈散带似怀冰。

蔬盘尚杂水中蟹,羽翣莫挥瓜上蝇。

五斗为贫真世业,一廛归隐岂人能。

冥鸿万里今何慕,应笑饥飞侧翅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张仲宗判监别近三十年经由馀不访余有诗次其韵

乱前犹省当时事,乱后浑如隔世人。

得见升平且欢喜,莫将心念到亨屯。

衔杯倘办中山醉,觅句谁如小庾新。

三十年前痴半黠,相逢终不忘天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沈次律家并蒂芍药一首

习家池馆酒如淮,为破幽人一日斋。

前庑芳菲骈蒂萼,后堂莺燕啸朋侪。

忽惊暗绿将成幄,却喜双红欲缀钗。

草木会为门户庆,而今兰玉已当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次韵牧庵禅师持公见贻一首

衲底摩尼直万金,半生空探九渊寻。

波离忏罪何名罪,老可安心不见心。

碧涧寒泉流自古,斋厨煮菜味常今。

牧庵已断人牛迹,纯白何妨黑半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