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欢.寿吴母徐太夫人,为同馆吴青坛赋

荔浦归来帘不捲。青犊千群传羽箭。

追思鹤化广陵涛,廿年黄鹄歌成怨。凤毛今喜见。

彩衣犹带御香浅。待重来,板舆昼捧,早自看花遍。

千岁冰桃琼液溅。嘹亮笙箫声近远。

锦筵开处记调羹,霜螯雪鲙金刀断。龙池鸾诰显。

红绫春饼曾相荐。最难忘,双驹绕膝,绛蜡烧银剪。

形式: 词牌: 归朝欢

鉴赏

这首清代徐釚的《归朝欢·寿吴母徐太夫人》是一首祝寿词,以细腻的情感和华丽的辞藻表达了对吴太夫人的敬仰与祝福。首句“荔浦归来帘不捲”,描绘了吴太夫人从远方归来,家中未及卷起窗帘迎接的温馨场景,流露出对尊长的尊重和期待。

“青犊千群传羽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象征着家族繁盛,子孙满堂,充满活力。接下来的“追思鹤化广陵涛,廿年黄鹄歌成怨”,通过鹤的传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吴太夫人二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和辛劳的深深怀念。

“凤毛今喜见”赞美了太夫人的高贵气质,“彩衣犹带御香浅”则暗示了她的身份尊贵,连衣物都带有皇家的气息。后文“待重来,板舆昼捧,早自看花遍”预示着未来团聚的美好时光,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千岁冰桃琼液溅”祝愿太夫人长寿如千岁冰桃,生活如琼浆美酒。接下来的“嘹亮笙箫声近远”描绘了欢乐的宴席气氛,而“锦筵开处记调羹,霜螯雪鲙金刀断”则展现了丰盛的菜肴,寓意生活富足。

“龙池鸾诰显”是对太夫人地位显赫的赞美,而“红绫春饼曾相荐”则回忆了过去的温馨时刻。最后,“最难忘,双驹绕膝,绛蜡烧银剪”描绘了家庭和睦,子孙承欢的温馨画面,表达了对吴太夫人家庭幸福的深深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华美,既表达了对寿者的尊敬,又寄托了美好的祝愿,是一首典型的祝寿佳作。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棠村公席上咏米家灯,和其年韵

晶帘才下,掩红篝翠幕,曲栏低亚。

燄吐兰釭花结蕊,人倚纱屏如画。

烟缕香尘,縠裁宝雾,遮莫分真假。

閒来斗巧,虫鱼历历堪写。

应忆天宝年时,开元盛日,小试传柑夜。

金燕钿蝉曾不再,只剩霜浓鸳瓦。

喜值良宵,春灯百盏,背立华堂下。

火阑珊处,旧愁今夜重话。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摸鱼儿.咏窝丝糖,糖出旧内遗制,今一白头老监尚能为之,然已退居西山,恐此后便成广陵散也

是何人、丝丝糅熟,螺蚊一缕堪理。

铜驼阅尽兴亡泪,只向筵前争嗜。春灯市。

犹曾记、天街夜静龙楼底。茫茫对此。

叹头白宫人,昔难觅处,弱雪又沾齿。

松如许,休问厨娘食品,漫怜旧监遗制。

饧箫轻弄东风软,好请玉卮娘子。浑难似。

且说与、饼师可似闽中荔。南朝轶事。

看腻粉堆盘,老饕狂叫,剪却愁肠细。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河满子.春夜棠村公席上观小伶演剧,同蛟门赋

小部钧天夜奏,听来如醉春酲。

赢得司空曾见惯,偏爱杜牧多情。

记取当筵红豆,能消几束吴绫。

锦瑟初停再鼓,琼丹细酌还倾。

剩有鲛人珠一颗,彩鸾驾出云軿。

惆怅马融帐底,风流那减安陵。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菩萨蛮.题蝶庵词,寄阳羡史云臣

浓阴欲洗桐花甃。旗亭一曲抛红豆。

唱到蝶庵词,开残芍药时。子规啼不住。

归梦牵人去。烟艇几时移。从君罨昼溪。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