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

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

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

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

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

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

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

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跑。

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

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

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

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

简牍仪型在,儿童篆刻劳。

今谁主文字,公合抱旌旄。

开卷遥相忆,知音两不遭。

般斤思郢质,鲲化陋鯈濠。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

殷勤理黄菊,未遗没蓬蒿。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张安道读杜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借古人之口,抒发自己对于诗歌创作、文学成就以及个人遭遇与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中的语言丰富,意象浓郁,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作者的情感体验。

开篇“《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便是对古代文学巨匠的追怀与自比。诗人通过引用《大雅》,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文学理想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个人才华虽高,但遭遇不幸,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

接着,“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则是对古代诗人屈原及其《离骚》的赞美。这里的“变作”,显示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以及自己也希望能够像屈原那样,以独特的风格留名于世。

中间部分“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等句,则是对个人遭遇与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英雄难再的无奈与哀愁。

结尾部分“殷勤理黄菊,未遗没蓬蒿”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里的“殷勤”,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情感投入,以及希望即便是在贫困和失意中,也能留下自己的一份痕迹。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古代文学名篇的引用与模仿,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文学永恒价值的追求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我公古仙伯,超然羡门姿。

偶怀济物志,遂为世所縻。

黄龙游帝郊,箫韶凤来仪。

终然反溟极,岂复安笼池。

出入四十年,忧患未尝辞。

一言有归意,阖府谏莫移。

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

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

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

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

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丝。

出处良细事,从公当有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傅尧俞济源草堂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隐退庐。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黄求买百金无。

先生卜筑临清济,乔木如今似画图。

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形式: 七言律诗

陆龙图诜挽词

挺然直节庇峨岷,谋道从来不计身。

属纩家无十金产,过车巷哭六州民。

尘埃辇寺三年别,樽俎岐阳一梦新。

他日思贤见遗像,不论宿草更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柏舟高节冠乡邻,绛帐清风耸搢绅。

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

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

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