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泉操

我观泉兮,下不在渊,上不在天,中不在五老之峰兮大月之山。

然则泉安在兮,盖在乎吾心之玄。

玄为天之一兮,其生泉也,在于雷欲动而未动之先。

为天之命兮所以开乾。

人知其出于山下兮,不知其以吾心为源。

夫以吾心为源,则无往而不在者斯泉。

安必其下在渊而上在天,中在五老之峰兮大月之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三叠泉操》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三叠泉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人以“我观泉兮”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自然景象之中。他观察到泉水既不处于深邃的深渊,也不位于高远的天空,更非五老峰或大月山的中段,而是存在于人心的玄奥之处。这种对泉水位置的描述,隐喻了泉水的源头并非外界可见之物,而是内在心灵的体现。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泉水与宇宙的关系:“玄为天之一兮,其生泉也,在于雷欲动而未动之先。”这里,他将泉水的生成与宇宙的运行相联系,暗示泉水的诞生与雷电的孕育有关,预示着自然界的动态平衡与变化。同时,“玄为天之一”强调了泉水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道法自然”。

随后,诗人提出“为天之命兮所以开乾”,意味着泉水是天地间生命之源,是宇宙秩序的体现。这不仅是对泉水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对生命起源和宇宙法则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人揭示了泉水与人心的深层关联:“人知其出于山下兮,不知其以吾心为源。”这句话强调了泉水并非仅仅局限于地理空间,而是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只有认识到泉水源自内心的深处,才能理解其无处不在的本质。通过这一比喻,诗人鼓励人们深入探索自我,发现内在的力量与源泉。

综上所述,《三叠泉操》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诗人对宇宙、生命与内心世界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它通过三叠泉这一自然现象,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寻找内在的真理与力量。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花下儿歌

弃儿花间妾身轻,儿啼呱呱莫断声。

三朝有乳未能饮,游人闻泣应伤情。

妾能生儿不能养,花间会有人来往。

桐花小凤花为胎,花使生之叶使长。

取儿且作小凤看,黄雀衔珠报不难。

牛羊昔日解腓字,仁人岂可无肺肝。

形式: 古风

抱松妇操

妾身欲化作松树,抱松而死代松蠹。

三日胶漆松为身,峨峨矗立不崩仆。

龙鳞片片入凝脂,作松疣赘无穷期。

乳膏下凝为琥珀,鬒发上萦为菟丝。

有身不得代姑死,哭作松声风雨起。

力拔松兮一千尺,击贼轻与蔗竿似。

松兮莫作老龙飞,妾与姑魂长在此。

形式: 古风

纪岁珠辞

新婚一月即相别,刺绣为生望同穴。

岁置一珠贯綵丝,珠知岁月妾不知。

珠为懊侬纪年物,泪红点点成胭脂。

美目乃是珠母海,孕珠大小含惊采。

鲛人慷慨泣夜光,争似妾多明月在。

夫归数数系中珠,三十不足廿有馀。

珠少不足新人用,留妾珠兮在罗襦。

形式: 古风

菜人哀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人饥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尽馀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妇得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