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

平沙一望息兵争,不见当年战士行。

画角谯楼虫吊月,无人知是受降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苍凉的古战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后的荒凉与沉寂。

首句“平沙一望息兵争”,开篇即点明了战场的地理位置——广阔的沙漠中,战争已结束,不再有士兵的喧嚣与争斗。这里的“平沙”不仅指地理上的平坦沙地,也暗喻了战争的平息,以及战后大地的宁静。

次句“不见当年战士行”,紧承上句,强调了战争的过去时态。昔日英勇的战士们如今已无处可寻,只有空旷的战场和回忆。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它对生命和土地的深刻影响。

第三句“画角谯楼虫吊月”,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凄凉氛围。画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常用于传递号令或报时。谯楼则是古代城门或城墙上的瞭望楼。在这句诗中,“画角”与“虫吊月”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凉的夜晚景象,暗示着战争的余音仍在回响,但已不再是战斗的号角,而是自然界的生命在哀悼逝去的岁月。

最后一句“无人知是受降城”,点明了地点,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淡漠。受降城,历史上曾是战争结束、双方停战的标志。然而,在诗人眼中,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也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或记住这里曾经发生的悲壮与牺牲。这句话既是对历史遗忘的感慨,也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战后的古战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终结所带来的寂静与沉思,以及对历史记忆的淡漠与对生命的敬畏。

收录诗词(8)

郑以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乙未(1895)割台时,西渡厦门。后返台,为竹社社员

  • 字:养斋
  • 籍贯:新竹
  • 生卒年:1875~1895

相关古诗词

北郭园即事勖诸儿(其一)

中人千金产,得地才几亩。

商量辟草庐,当度力可否。

所期绝尘缘,差足娱皓首。

高低成楼台,屈曲通户牖。

凿沼引流泉,编篱植花柳。

将毋愚公愚,贻笑曲河叟。

君看百年物,何人能世守。

平泉醒酒石,旋落监军手。

晋公绿野堂,终为张相有。

人生贵行乐,奚遑恤其后。

笑我戒诸儿,有基当立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北郭园即事勖诸儿(其二)

百年计树人,十年计树木。

树木与树人,彼此分迟速。

嗟予疲且劳,皇皇日卜筑。

自今勤栽培,何忧暮景蹙。

莳花当及时,植果期成熟。

有柳自成阴,有竹可当肉。

不惟足游观,或可供口腹。

树木效如此,树人理岂独。

老境有何娱,所志耕与读。

笑我戒诸儿,念念在式谷。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陈迂谷中翰维英移居狮子岩斋额曰栖野巢赋此赠之(其二)

设铎归来未二毛,竟从退迹托蓬蒿。

堂开马帐生徒集,门对龟山道脉高。

某壑某邱真福地,一觞一咏即名豪。

何时得订登临约,健步尚欣免杖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陈迂谷中翰维英移居狮子岩斋额曰栖野巢赋此赠之(其三)

为慕名山舍故邱,盈盈一水隔前洲。

避嚣正爱门罗雀,买胜真同地爽鸠。

古寺钟沈狮子吼,疏林日暮鸟声幽。

好将崖壁磨书字,传与后人景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