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东坡引·闺情》由清代诗人汪懋麟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在深闺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开篇“郎如天上月”,以月喻郎,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郎君的思念之深,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照亮她的心房。接着“照侬镜中发”,进一步将这种情感具象化,仿佛郎君的影像在镜子中与女子相对,虽不能触碰,却能时刻陪伴。
“团圞未久清光缺”一句,点明了两人相聚时间短暂,而月圆人却不能长久团圆,暗示了分离的痛苦。“鬓丝常自结”则通过女子自己打理头发的动作,展现了她的孤独与自我安慰的过程,同时也暗含着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空闺静悄,香帷凄切”描绘了女子所在环境的寂静与凄凉,香帷不仅象征着女子的私密空间,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寂和哀愁。接下来的“有梦却同谁说”,表达了女子虽然有梦,但无人分享的孤独感,凸显了她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黄昏怕见灯儿灭”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害怕黄昏时分,当灯光熄灭,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也是孤独与寂寞的开始,体现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和对郎君的深切思念。
“冷衾眠不热”则是对女子夜晚孤独的直接描写,冷衾象征着她内心的寒冷与无助,无法得到温暖的慰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女子在深闺中的孤独、思念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