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引.闺情

郎如天上月。照侬镜中发。团圞未久清光缺。

鬓丝常自结。鬓丝常自结。空闺静悄,香帷凄切。

有梦却同谁说。黄昏怕见灯儿灭。冷衾眠不热。

冷衾眠不热。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鉴赏

这首《东坡引·闺情》由清代诗人汪懋麟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在深闺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开篇“郎如天上月”,以月喻郎,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郎君的思念之深,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照亮她的心房。接着“照侬镜中发”,进一步将这种情感具象化,仿佛郎君的影像在镜子中与女子相对,虽不能触碰,却能时刻陪伴。

“团圞未久清光缺”一句,点明了两人相聚时间短暂,而月圆人却不能长久团圆,暗示了分离的痛苦。“鬓丝常自结”则通过女子自己打理头发的动作,展现了她的孤独与自我安慰的过程,同时也暗含着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空闺静悄,香帷凄切”描绘了女子所在环境的寂静与凄凉,香帷不仅象征着女子的私密空间,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寂和哀愁。接下来的“有梦却同谁说”,表达了女子虽然有梦,但无人分享的孤独感,凸显了她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黄昏怕见灯儿灭”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害怕黄昏时分,当灯光熄灭,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也是孤独与寂寞的开始,体现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和对郎君的深切思念。

“冷衾眠不热”则是对女子夜晚孤独的直接描写,冷衾象征着她内心的寒冷与无助,无法得到温暖的慰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女子在深闺中的孤独、思念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82)

汪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 号:蛟门
  • 籍贯:江苏江都

相关古诗词

东坡引.夏景

晚凉庭院悄。流萤上阶草。枝枝抹丽开何早。

摘来团扇小。摘来团扇小。短衫秃袖,绿云斜绕。

才把兰汤搓了。染将指甲猩红好。凤仙花自捣。

凤仙花自捣。

形式: 词牌: 东坡引

浣溪沙.茉莉

小草何年离故乡。花能饰鬘最芬芳。

宣和时节始名扬。

性是温柔偏近暖,体怜清瘦怕迎凉。

被人错唤小南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眼儿媚.水边

谢公堤下繫征帆。粉壁映垂杨。

谁家少女,蒲葵扇小,茉莉风凉。

鞋儿脚上刚三寸,袅袅玉奴妆。

不憎人见,淩波微步,罗袜生香。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减字木兰花.倦

低眉垂首。长日昏昏如中酒。不解何愁。

但觉颓唐懒上楼。竹阴移午,小鸟叨叨偏碎语。

赶过花前。放下帘钩让好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