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西江月》是元代诗人牧常晁的作品,虽然没有提供具体的诗句内容,但从标题和上下文来看,它似乎是一首探讨佛教禅宗、儒家经典以及道教思想的词。"释氏禅经律论"指的是佛教的教义和修行规则,"儒家传记诗书"则指儒家的经典著作,"老君三六部真符"暗指道教的法术或经典。
"止论一心两字"强调了内心修炼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理解和把握"一心"(即清净之心)才是关键。"了得一明心地"进一步指出,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其他的一切纷扰都变得不值一提,"诸余土苴何须"表达了对世间琐碎事物的超脱态度。
"忘形忘气总归虚"提倡忘却外在形体和气息,达到一种虚无的境地,这可能是对道家无为而治理念的体现。最后,"到此实非譬喻"强调这种境界并非比喻所能完全表达,而是需要亲身实践去体验。
整首词通过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于内心修养和超越世俗追求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