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其二)

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

一任夜无月,何妨天不春。

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

祇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的《梅花(其二)》。诗中描绘了梅花在残雪覆盖下静静开放的画面,"离离压残雪"形象地写出梅花傲立雪中的姿态。"脉脉照溪滨"则以拟人手法,赋予梅花含情脉脉的神韵,映照在溪边更显其清冷之美。

诗人进一步表达,即使夜晚没有明月,春天尚未真正到来,梅花依然独自绽放,"一任夜无月,何妨天不春",展现出梅花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品格。"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暗示了梅花的高洁,它并不期待一般人的欣赏,而是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韵味。

最后,诗人闭门静思,却仿佛感受到梅花的气息仍在门外徘徊,"祇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这不仅是对梅花的留恋,也是诗人对梅花孤芳自赏、超凡脱俗品质的深深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和对孤独坚守的赞美。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遇曾庭闻芜阴市上

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

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

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

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水夫谣

水夫住在长江边,年年捉送装兵船。

上水下水不计数,但见船来点夫去。

十家门派一夫行,生死向前无怨声。

衣中何有苦搜索,身无钱使夜当缚。

遭他鞭挞无完肤,行迟还用刀箭驱。

掣刀在腰箭在手,人命贱同豕与狗。

射死纷纷满路尸,那敢问人死者谁?

爷娘养汝才得力,送汝出门倚门泣。

腐肉已充乌鸢饥,家家犹望水夫归。

形式: 古风

出东林六七里望庐山

连峰出云云半开,奔渠卷雪响春雷。

云中屈曲明如玉,都是天池顶泻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望石湖

治平寺南湖翠昏,柳枝茭叶见滩痕。

楞伽不管无情雨,一夜吹花落范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