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东坡韵贺可山得子

祥光一夜照乡闾,迟晓邻翁毓凤雏。

举坐已誇沾玉果,传家应不负诗书。

生时恰恰逢秋半,长日骎骎课夜馀。

自顾阿戎愚且鲁,提孩敢说巧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祥瑞的光芒在一夜之间照亮了家乡,天刚亮邻居就发现有凤凰般的幼子诞生。
满座的人都称赞他出生时得到了珍贵的玉石般智慧,家族的未来定会因诗书而光彩照人。
他恰好在秋季的一半出生,每天勤奋学习,直到深夜。
自知我儿子鲁钝无知,但还是鼓起勇气,像提着孩子一样,敢于说出他的聪明才智。

注释

祥光:吉祥的光芒,象征好运或神圣的光辉。
乡闾:乡村,邻里。
迟晓:黎明,天刚亮。
毓凤雏:孕育出凤凰般的后代,比喻出生贵子。
沾玉果:比喻得到珍贵的智慧或天赋。
不负诗书:不辜负家族的教育和诗书的熏陶。
秋半:秋季的一半,指农历八月十五左右。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这里用来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阿戎:对儿子的爱称。
愚且鲁:形容儿子的谦虚,说自己笨拙。
提孩:抱着孩子,表示亲昵。
巧相如:像司马相如那样聪明,此处为自谦之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充满了对教育后代的期待与自豪。首句"祥光一夜照乡闾"以明亮的祥瑞之光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吉庆的氛围。接着"迟晓邻翁毓凤雏"则是说邻里间的老人和小孩都在分享这份喜悦,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和谐的社区生活。

中间两句"举坐已誇沾玉果,传家应不负诗书"表达了对孩子成长和教育的满意与期待。"举座"指全家人,"沾玉果"则是比喻子女们接受了良好的教养,而"传家"二字强调了家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后两句"生时恰恰逢秋半,长日骎骎课夜馀"描绘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勤奋学习,"生时"指孩子成长的时节,"恰恰逢秋半"表明时间节点,而"长日骎骎"则形容学习的勤勉和持续。

末了两句"自顾阿戎愚且鲁,提孩敢说巧相如"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持有信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谦逊。"自顾"是反观自己的意思,而"阿戎"则是一种谦和之词,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高,但仍敢于说出自己的教育智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家庭的温馨和孩子的成长,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后代教育的期待。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田父吟五首(其四)

记得年时灶不烟,土仓今番绕门边。

已占此后无忧色,绿遍村前菜麦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饯族侄入幕

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

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

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

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光风霁月

濂溪有此天,天外得此景。

景中一衰翁,融入吟哦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

再韵贺可山新生弥月

人誇旌表旧门闾,梅长新枝鹤长雏。

八叶可提和靖印,十箱须读阿宜书。

诞弥厥月生无害,积善之家庆有馀。

准拟一饕汤饼供,柰何逢疾似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