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
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
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
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中前往子陵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清净无为的情怀。"冲寒谒子陵"中的“谒”字有拜访之意,而“好挹钓台清”则透露出对高洁之地的向往与欣赏。诗人在旅途中遇到梅花盛开的地方,便不禁放慢脚步,享受这份美丽,体现在"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一句。
前半首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后半首则转向对人生的叮咛。"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表明诗人对年轻时期的认知和追求真才干实事的态度。在这里,“器”指的是才能或品德,“实地”强调实际行动。
最后两句"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则是对于长辈或在位者的尊重之情。诗人认为对待贤明的太守,就应当像对待父亲和兄长一样,表达了一种敬畏与礼节之心。
整首诗通过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个人修养和社会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和生活态度。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濂溪有此天,天外得此景。
景中一衰翁,融入吟哦境。
人誇旌表旧门闾,梅长新枝鹤长雏。
八叶可提和靖印,十箱须读阿宜书。
诞弥厥月生无害,积善之家庆有馀。
准拟一饕汤饼供,柰何逢疾似相如。
仰天有所思,心远目苦短。
西风驱残云,千里月华满。
七十云古希,予年三之二。
来景殊无多,那复就枯瘁。
窘步惊畏途,抚心慨时事。
何以怡馀生,一日委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