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泉林得灵字(其三)

风閒夜静几曾停,百道珍珠泻玉瓶。

溅去潭光铺软碧,招来山色印空青。

遥闻互答添松韵,细问深源注水经。

妄意飞来峰点缀,一缄书报与山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泉水流动的美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首句“风闲夜静几曾停”点出环境的宁静,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百道珍珠泻玉瓶”运用比喻手法,将泉水比作从玉瓶中倾泻而出的珍珠,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流动时晶莹剔透、清脆悦耳的声音和形态。

“溅去潭光铺软碧,招来山色印空青”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泉水溅起后在潭水中留下碧绿的波纹,仿佛给水面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碧色;同时,山色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呈现出一片空灵的青色,展现出水与山的和谐共生之美。

“遥闻互答添松韵,细问深源注水经”则通过听觉和想象,描绘了泉水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远处传来泉水与松涛的相互应和,增添了自然界的音乐感;而诗人似乎在细细询问泉水的源头,引出了对水之来源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入探索和感悟。

最后,“妄意飞来峰点缀,一缄书报与山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希望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山灵的愿望。整个诗篇通过对泉水流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收录诗词(364)

范景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江

瓜洲对峙玉嵯峨,指是金山十里过。

著眼云容当夏异,撩人风物过江多。

游情剩得收烟雨,诗料分将与月萝。

稳记船经阊市下,方言细听谱吴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舟中

乘风枕上听潺湲,行尽荷塘载月还。

胜事湖中平占断,推窗便可看晴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蕉雨轩尝水

片片岘山云,朝来看起止。

此外一事无,睡足惟品水。

中泠以意寻,想像江心底。

慧称第二泉,远汲尘易滓。

何如碧苕溪,潺潺来城里。

入目快平远,挹之清且美。

便泼洞山芽,雪花泛冰蕊。

泉味与茶香,相和有妙理。

细嚼润枯喉,泉脉湿灵肺。

白石点作汤,并以砺吾齿。

形式: 古风

宿昭庆寺晓起

人境何曾隔,宿来似远山。

水喧摇画壁,月静隐禅关。

钟晓人催醒,铃清鸟共閒。

仍牵馀梦去,稳棹卧湖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