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将近冬初的景象。"碧阑干外绣帘垂",设想是在深闺中,遮挡着冷风,帘幕下垂,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温暖的氛围。"猩血屏风画折枝",则是室内的装饰,猩血可能指的是一种深红色的染料,用来描绘屏风上的花枝,增添了一抹秋色之余的生机。
"八尺龙须方锦褥",展现了主人对细节生活品质的追求。龙须通常形容织物的精细,这里的"八尺"则指的是织物的长度或宽度,是一块精美的地毯或坐垫,而"方锦褥"则是地上的装饰,反映出主人对家居生活的雅致享受。
最后"已凉天气未寒时",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季节更迭。秋意已浓,但气候尚未转入严寒,这种微妙的天气变化让人感觉到一年四季的轮回与自然界的生动。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以及对季节更替中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动静防闲又怕疑,佯佯脉脉是深机。
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夜短睡迟慵早起,日高方始出纱窗。
中庭自摘青梅子,先向钗头戴一双。
年年长是阻佳期,万种恩情只自知。
春色转添惆怅事,似君花发两三枝。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