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

动静防闲又怕疑,佯佯脉脉是深机。

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既要保持静止不动以防被怀疑,又要在表面上显得含蓄深沉.
我情愿做你家的燕子,秋天社日归来与否,全凭你的心意.

注释

动:动态,活动。
静:静止,不动。
防闲:防备闲言闲语。
疑:怀疑,猜疑。
佯佯:假装,表面上。
脉脉:含情脉脉,这里指深藏不露的样子。
深机:深藏不露的心机,策略。
愿作:愿意成为。
君家燕:你家的燕子,比喻忠诚的仆人或伴侣。
秋社:秋季的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象征团聚。
归时:回来的时候。
也不归:不一定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宫廷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开篇“动静防闲又怕疑,佯佯脉脉是深机”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宫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多疑,每一个举动都可能被人所利用,充满了深沉的谋略和算计。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此身愿作君家燕”,希望自己能如同燕子一般,在君王的庇护下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拘束。燕子的形象常常代表着自由和无忧,这里则是诗人对于纯净无忧生活的一种向往。

最后“秋社归时也不归”一句,更显露出诗人的决绝之情。他不愿意回到那种充满疑虑和算计的宫廷生活,即使到了应该返回的时节,也宁愿选择不回。这里的“秋社”指的是秋天的祭祖活动,通常是家族团聚的时刻,但诗人却表示即便是在这种应当归家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回到那种生活中去。

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了宫廷生活与自然自由生活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人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中庭

夜短睡迟慵早起,日高方始出纱窗。

中庭自摘青梅子,先向钗头戴一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中春忆赠

年年长是阻佳期,万种恩情只自知。

春色转添惆怅事,似君花发两三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中秋寄杨学士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从猎三首(其一)

猎犬谙斜路,宫嫔识认旗。

马前双兔起,宣尔羽林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