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光禄两张卿退居

七十引年遵礼经,君家何事最为荣。

清朝叔侄同辞禄,归去田园尽列卿。

远近溪山资胜赏,往还舟楫称闲行。

谁知东路贤哉叹,二阮方能继此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七十岁遵循礼仪经典,您家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
在清廉的官场上,叔侄一同放弃官职,回归田园,都成为高官。
无论是近处还是远方的山水,都成为你们游赏的好去处,乘船出行显得悠闲自在。
谁能想到,东路上会有这样的贤者感叹,两位阮氏能延续这样的赞誉之声。

注释

引年:度过一生。
礼经:礼仪经典。
何事:什么事。
最为荣:最值得骄傲。
清朝:清廉的官场。
辞禄:放弃官职。
田园:田园生活。
列卿:成为高官。
溪山:山水。
胜赏:美景。
舟楫:船只。
闲行:悠闲出行。
东路:东路上。
贤哉:贤者。
二阮:两位阮氏。
继此声:延续赞誉之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归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七十引年遵礼经”,表明官员在仕途上已历经多年,深谙礼仪法度,但最终选择离开尘世纷争,寻求心中的平静。“君家何事最为荣”一句,则是对辞职者的赞颂,认为他的选择是值得尊敬的。

接着,“清朝叔侄同辞禄”,描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放弃官职回归自然。"归去田园尽列卿"则展示了他们在田园生活中的自在与满足,"远近溪山资胜赏"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而“往还舟楫称闲行”则是对悠然自得的退隐生活的一种写照。

最后,“谁知东路贤哉叹,二阮方能继此声”,诗人感慨地表达了对这位辞职者的赞赏,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像他一样,追求真正的生命价值。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退隐生活的赞美,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6)

杜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寓居南都十年后,于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获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善诗,工书法,所写正、行、草书皆有章法,为世人推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 字:世昌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978年—1057年3月17日

相关古诗词

新居感咏

无似老且病,惟恐归田迟。

一旦得引年,九天还听卑。

尚沾二品禄,俾尽百年期。

恩深沦骨髓,感极横涕洟。

始营菟裘地,来向濉水湄。

城隅最穷僻,匠者宁求奇。

卜筑悉由己,轩牖亦随宜。

外以蔽风雨,内以安妻儿。

燕雀莫群噪,鹪鹩才一枝。

因念古圣贤,名为千古垂。

何尝广居室,俭为后人师。

亚圣乐箪食,寝丘无立锥。

文终防势夺,去病耻家为。

文园四壁立,郑公小殿移。

伊余具员者,适会承平时。

无术毗万务,无才抚四夷。

为郡亦龊龊,劳心徒孜孜。

保身已天幸,拊己宜自知。

开卷颜间厚,复惧来者嗤。

勖哉知止足,清白犹可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聚星堂咏雪赠欧公

尝闻作者善评议,咏雪言白匪精思。

及窥古人今人诗,未能一一去其类。

不将柳絮比轻扬,即把梅花作形似。

或誇琼树斗玲珑,或取瑶台造嘉致。

散盐舞鹤实有徒,吮墨含毫不能既。

深悼无人可践言,一旦见君何卓异。

万状驱从物外来,终篇不涉题中意。

宜乎众目诗之豪,便合登坛推作帅。

回头且报郢中人,从此阳春不为贵。

形式: 古风

句(其二)

如何九老人犹少,应许东归伴醉吟。

形式: 押[侵]韵

句(其一)

独无风雅可流传。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