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富春山房(其一)

入林见修竹,竹色何苍苍。

旧是乌衣地,今为讲学堂。

谷风洞虚牖,山月照禅床。

留得孤僧住,悠然逸兴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富春山房内的一片宁静与深邃之景。诗人步入林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修长挺拔的翠竹,竹色苍郁,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此处曾是乌衣之地,如今却成为了传授知识的讲学堂,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交织。

接着,诗人通过“谷风洞虚牖,山月照禅床”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山谷间的微风吹过窗户,山上的明月照亮了禅房的床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不仅是一处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心灵得以净化和修行的空间。

最后,“留得孤僧住,悠然逸兴长”两句,点明了诗的主题。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位孤独的僧人得以驻足,他的心境因这份宁静而更加悠然自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感不断增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富春山房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富春山房(其二)

山以富春名,春山富现成。

断金卑梓泽,介石薄连城。

姜桂堪调鼎,芝兰自荐馨。

翻嫌钓鱼叟,临老入东京。

形式: 五言律诗

张子白舟过大通值予远游留诗而去归而和之(其一)

借问阳春道,芒鞋费几文。

计程难计日,行脚即行云。

归客无消息,虚堂静见闻。

如何三径外,人迹乃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张子白舟过大通值予远游留诗而去归而和之(其二)

久别还相问,重门偶不开。

烦君留好句,笑我未归来。

风过花移架,天空月印台。

春光正如此,兹意倩谁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初归大通张子白杨鬯侯过赠用韵赋答(其一)

昨暮问津去,仙源意可通。

但寻流水入,不见桃花红。

归路日将夕,逢君话未穷。

东风莫相待,挥手别兰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