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题画狮子》为题,作者是清代的金朝觐。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狮子画像,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狮子的威猛与神秘。
诗的开头“我读西山经,见闻难议拟”,引出对狮子的描述,仿佛在引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增加了神秘感。接着,“云有百兽王,奇质乃俶诡”点明狮子作为百兽之王的独特地位,其奇异的品质令人难以置信。
“山鸣谷应生长风,搏象易如搏鼠伎”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狮子的吼声能够引起山谷共鸣,甚至能生出风来,其力量之大如同捕杀大象如同捕捉老鼠一般轻松。这种对比强调了狮子的强大与威猛。
“伏者不噬强者拒,称仁何独称麟趾”则揭示了狮子的仁慈与智慧。即使面对弱小,它也不予伤害;面对强者,它会坚决抵抗。这里将狮子与仁德的象征——麒麟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狮子的形象。
最后,“只恐破壁吼一声,斯须奋发去千里”表达了对狮子力量的敬畏。一个简单的吼声就能让其瞬间爆发,展现出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形象地描绘了狮子的迅猛与不可预测性。
整首诗通过对狮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界的强大,也融入了人类对力量、勇气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