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南云慢.和少滨故宫杏花,用沈公述韵

寂寞愁红,对冷沼荒台,遮眼春光。

依云傍日,已玉楼醒梦,有金井余芳。

前夜东风悄,尚未觉、繁枝退香。

此花何似,似侣伶元,拥髻残妆。空伤。

泪滴铜仙,深严藏室,新移带草成行。

红桑换劫,便葵麦玄都,一例悲凉。

短发羞簪绿,任暗吟、江头断肠。

客怀同倦,暮雨吴歌,别自思量。

形式: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宫杏花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感慨。词人通过“寂寞愁红”、“遮眼春光”等词语,将杏花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依云傍日”、“玉楼醒梦”、“金井余芳”等意象,不仅描绘了杏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曾经的辉煌与繁华。

“前夜东风悄,尚未觉、繁枝退香”,词人巧妙地运用时间的流逝,表达了杏花虽美,却终将凋零的命运。而“此花何似,似侣伶元,拥髻残妆”一句,则将杏花比作古代的女子,增添了几分哀婉与凄美。

下半阙中,“泪滴铜仙,深严藏室,新移带草成行”描绘了杏花在故宫中的命运,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经历了沧桑巨变。而“红桑换劫,便葵麦玄都,一例悲凉”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沉痛感,将杏花的命运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运联系起来,赋予了词作更深层次的意义。

最后,“短发羞簪绿,任暗吟、江头断肠。客怀同倦,暮雨吴歌,别自思量”则表达了词人对杏花的深深同情与共鸣,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慢.畿辅先哲祠看残花,用张子野韵

閒居独赋,芳事易阑,忽忽早惊春晚。

隔巷珍丛,误了钿车迎面。迟盻。

恰当门、柳线舒青眼。

似绊著轻飔,不把残红,随雾飘散。绿野留池馆。

又代谢云烟,种桃人远。香火销沈,冷锁碎苔尘满。

谁遣。吊荒祠、顿觉风流断。

只剩得、花前病客,梦春明曾见。

形式:

踏莎行.十刹海修禊,分韵得彩字

暗柳凝烟,遥山蹙黛。杜鹃声里春犹在。

凤城云树自苍茫,登楼心目年年改。

肠断新吟,毫枯旧彩。伤春惟有方回解。

闹红深处更思量,乱鸦流水青芜外。

形式:

临江仙.偕惺樵游社坛,见女郎于牡丹丛中摄影,戏作

枝上花迎人笑,镜中人与花同。倚阑心事却朦胧。

故应矜绝艳,莫是惜残红。

洛谱品谁高下,萝村邻有西东。牡丹花畔竞修容。

白头嗤我辈,偃蹇对薰风。

形式:

花犯.滂喜斋朱藤

古藤阴,年年置酒,余春爱清窈。采香迟到。

看麝冷流苏,芙帐空晓。淡烟半亩红阑悄。

残英依细草。桧顶矗、一枝新蔓,干云青未了。

应怜此花阅人多,题襟旧馆在,苔綦痕埽。

幽荫展,沧桑后、露酣风饱。

殷勤意、翠尊料理,休叹息、花前人共老。

更记取、牵萝吟侣,绿窗酬句好。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