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偕惺樵游社坛,见女郎于牡丹丛中摄影,戏作

枝上花迎人笑,镜中人与花同。倚阑心事却朦胧。

故应矜绝艳,莫是惜残红。

洛谱品谁高下,萝村邻有西东。牡丹花畔竞修容。

白头嗤我辈,偃蹇对薰风。

形式:

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生动画面。诗人夏孙桐通过“枝上花迎人笑,镜中人与花同”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花朵与游园之人的情感相融合,赋予了花朵以人的性格和情感,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花儿仿佛在欢迎着游人,与游人形成了一种和谐共处的美妙景象。

接着,“倚阑心事却朦胧”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思绪与情感融入其中,暗示了游人心中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或许是对于未来未知的憧憬,这种朦胧感为整首词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

“故应矜绝艳,莫是惜残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在惋惜花期短暂,美艳易逝。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又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洛谱品谁高下,萝村邻有西东。牡丹花畔竞修容。白头嗤我辈,偃蹇对薰风。”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牡丹花与历史、地理、人生进行了巧妙的关联,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变迁,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通过“白头嗤我辈,偃蹇对薰风”的描述,诗人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以牡丹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犯.滂喜斋朱藤

古藤阴,年年置酒,余春爱清窈。采香迟到。

看麝冷流苏,芙帐空晓。淡烟半亩红阑悄。

残英依细草。桧顶矗、一枝新蔓,干云青未了。

应怜此花阅人多,题襟旧馆在,苔綦痕埽。

幽荫展,沧桑后、露酣风饱。

殷勤意、翠尊料理,休叹息、花前人共老。

更记取、牵萝吟侣,绿窗酬句好。

形式:

瑞鹤仙.生日避客,偕少滨、思本游南海,小饮瀛台酒楼。少滨倚清真暖烟笼细柳体见赠,步韵答之

梦华如逝水,又唤侣来寻,壶天春色。

楼台半销黯,斜阳里、一片青帘招客。

危阑醉倚,境高寒、偏耐酒力。

对新蒲细柳,瀛洲遍绿,事往心忆。应识。

澄波依旧,露盘空映,汉阙陈迹。

残金剩粉,啼鸦老,烟林寂。

望濛濛、天外烽霾犹未息。羁栖同感倦翼。

且流连、云水閒处,软红避得。

形式:

西河.法梧门旧砚,为李惺樵侍讲作

珍片翠。诗龛故事堪记。

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万纸。

著书日月冷槐厅,白头还伴清秘。话坛坫,亲棐几。

石交几许盟缔。烟林一角小西涯,甃荒旧里。

半圭墨沁手摩挲,紫云余晕犹腻。

玉堂梦影叹逝水。想风流、前辈追拟。

更有铁函心在,向区区、耐著名山身世。

谁识铅痕蟾蜍洗。

形式:

金明池.溥心畬、叔明两王孙招集萃锦园看花,雨阻未至,用少游韵柬谢

朱邸留春,名园近水,树色沙堤旧路。

佳约趁、轻阴障日,俊游隔、薄寒滞雨。

念千枝、绣幄云稠,只怅望、杨柳楼台深处。

怕过了芳期,晴阑迟倚,已是残红飘舞。

访竹应知从问主。有棣萼诗编,余香常住。

题襟记、花前尽续,婪尾宴、酒边谁诉。

对年年、紫陌薰风,为杜老行吟,销将愁苦。

愿胜赏平泉,明年重践,莫遣韶华空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