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水岩

岩前曾考腐斤樵,洞里仙人不可招。

龙睡有时悭小雨,春长无地觅灵苗。

与攻中散平时懒,更沃文园异日消。

调鼎和羹须玉液,预私清泚注轻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曾在岩石前砍柴,洞中的仙人无法召唤。
龙有时沉睡,吝啬小雨,春天无处寻找灵异的种子。
平日里像管仲那样勤奋少有,将来会用文章灌溉文园。
烹调美食需要玉液般的精华,预先准备清泉倒入轻巧的瓢中。

注释

岩前:在岩石前面。
考:考察,砍伐。
腐斤樵:腐朽的木柴。
洞里仙人:洞穴中的神仙。
不可招:无法召唤。
龙睡:龙在沉睡。
悭:吝啬。
小雨:少量雨水。
灵苗:神奇的植物种子。
与攻:如同管仲。
中散:古代官职名,这里指管仲。
平时懒:平日里懒散。
更沃:更加滋养。
文园:文学园地,借指创作。
异日消:未来用于消磨时光。
调鼎和羹:调和锅中的食物。
须:需要。
玉液:美酒或精华。
预私:预先准备。
清泚:清澈的泉水。
轻瓢:轻便的小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描述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探索。首句“岩前曾考腐斤樵”表明诗人曾经在岩石前寻找枯木做柴火,这里"腐斤樵"可能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老化。紧接着,“洞里仙人不可招”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难以触及的神秘境界,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

"龙睡有时悭小雨"中,龙通常象征着强大而神秘的力量,而这里“龙睡”则可能指代山峰或岩石,“悭小雨”则形容细雨如丝,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微妙变化的观察。

"春长无地觅灵苗"这一句,则透露出春天虽然长久,但要寻找到那种神奇而又难以触及的“灵苗”却并非易事。这里的“灵苗”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对于自然界中的生机与活力的追求。

接下来的"与攻中散平时懒",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在面对日常生活和世俗纷争时所持有的态度——一种超脱和淡然。"更沃文园异日消"则可能是在说诗人的作品如同园中的花草一样,在不经意间就会被时间带走。

最后两句“调鼎和羹须玉液,预私清泚注轻瓢”则是对一场精心准备的宴席或是一种精神修养过程的描写。在这里,“调鼎和羹”可能象征着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而“预私清泚注轻瓢”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以及对纯净、简约生活态度的追求。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然,以及他对于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壹读书台

台上看书千载客,故基青草白芊绵。

那由府檄平平起,除到柴车特特贤。

土俗更无堪计吏,古风空解惜囊钱。

五行俱下何人见,独有高名伴汉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元景参辟廱

老年鹤瘠玉苍苍,送汝难收泪两行。

短褐尚存慈母线,义居初割紫蜂房。

埙篪元自音声协,鸿雁而今羽翼长。

别业未尝收菽粟,一家温饱待文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冯梦授试礼部(其二)

年来初识小冯君,鞭靮何妨驭晏婴。

三世卿云涪水秀,一门巢许蜀山清。

飘零殊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入手华标归早晚,愿扶藜杖出山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冯梦授试礼部(其一)

殷树葱笼绣晓暾,马蹄东去乱冰痕。

世收徵诏藏商谷,家有新功刻禹门。

太白夜郎初辱顾,冯唐汉殿欲承恩。

南山报喜通啼鸟,明日荣归鹤有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