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梦授试礼部(其二)

年来初识小冯君,鞭靮何妨驭晏婴。

三世卿云涪水秀,一门巢许蜀山清。

飘零殊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入手华标归早晚,愿扶藜杖出山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近年来初次认识了小冯君,驾驭他就像晏婴那样轻松自如。
他的家族三代显赫如卿云,源自涪水边的秀美之地,门风如同巢父许由般清高。
在漂泊中能幸运遇见您这样的贵公子,我们的相遇超越了一般的情谊。
期待着华美的事物早日归我所有,希望能扶着藜杖出门迎接您的到来。

注释

年来:近年来。
初识:初次认识。
小冯君:某位名叫小冯的人物。
何妨:不妨。
驭:驾驭。
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以廉洁著称。
三世:三代。
卿云:古代比喻显赫的家族或地位。
涪水秀:指源自涪水的秀美之地。
一门:一家。
巢许:巢父和许由,古代隐士的代称。
蜀山清:蜀地的山川清幽。
飘零:漂泊不定。
殊幸:非常幸运。
公子:对贵族青年的尊称。
邂逅:偶然相遇。
不世情:超出寻常的深厚情谊。
入手:得到手。
华标:珍贵的物品或荣誉。
归早晚:何时能归。
愿:希望。
扶藜杖:拄着藜杖。
出山迎:走出山林迎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送冯梦授试礼部(其二)》。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浓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小冯君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年来初识小冯君,鞭靮何妨驭晏婴。” 这两句开篇即刻画出与小冯君初次相识的情景,“鞭靮”指的是马鞭,“驭晏婴”则是比喻两人关系的密切和对彼此的尊重。

“三世卿云涪水秀,一门巢许蜀山清。” 这两句描绘了小冯君家族的悠久历史以及家风的纯洁。这里的“三世卿云”指的是家族的显赫,“涪水秀”和“蜀山清”则形容其家族之美德。

“飘零殊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小冯君不期而遇的幸运感到,以及这种缘分非同寻常。

“入手华标归早晚,愿扶藜杖出山迎。”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小冯君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鼓励和祝福,希望他能早日成功归来,并表达了自己愿意去迎接他的美好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才华与品性的赞扬,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李新温馨而真挚的个性。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冯梦授试礼部(其一)

殷树葱笼绣晓暾,马蹄东去乱冰痕。

世收徵诏藏商谷,家有新功刻禹门。

太白夜郎初辱顾,冯唐汉殿欲承恩。

南山报喜通啼鸟,明日荣归鹤有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刘汉特兼简邵子文

绿筱攲墙叶叶声,夜凉风细露华清。

飘零何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拟向伯伦求酒颂,不知东野解诗鸣。

三峰峰下文章伯,应忆当年阮步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刘金部三首(其三)

七里亭中酒满樽,野梅疏淡月黄昏。

可怜白屋西南士,占得青春雨露恩。

千载誓言飞将种,一生归报豢龙孙。

年来佩剑人相笑,宁立孤风昼掩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刘金部三首(其二)

烟老溪花几堕红,高阳闾巷接吴宫。

禁墙钟断翻新雨,剑岭云寒想去鸿。

汴水波声天地远,上林春色古今同。

行观勋策知多少,河水安流敌帐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