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曲(其三)

千株杨柳数家村,茅屋檐前鹊噪喧。

竟日了无他客至,荷花空自绕柴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景象。首句“千株杨柳数家村”,以“千株杨柳”展现出了乡村的自然风光,杨柳依依,绿意盎然,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柔美。接着,“数家村”则点明了村落的规模,虽不宏大,却也温馨可人。

次句“茅屋檐前鹊噪喧”,通过“茅屋”这一典型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乡村的特色,同时“鹊噪喧”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屋檐前欢腾跳跃的情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营造出一种和谐、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后两句“竟日了无他客至,荷花空自绕柴门”,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与空间的静谧。白天漫长,却鲜少有外人来访,这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宁静,也暗示了外界与这里的隔绝。最后,“荷花空自绕柴门”,以荷花环绕柴门的景象,象征着一种孤独与寂寞,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淡然,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和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社会背景下乡村生活的独特风貌,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感悟与思考。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曲(其四)

雨后乘舟坐晚凉,美人西望路茫茫。

人间是处皆尘土,清静惟留水一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西湖曲(其五)

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馀香。

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西湖后曲(其一)

木鹅城下是菱溪,溪水东流不贮泥。

好趁明月齐打桨,苏公堤过又甘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西湖后曲(其二)

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

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