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公谨见寄(其四)

射洪高蹈翁,哀歌泪盈盈。

幽居观元化,悼此岁月更。

感遇三十篇,读之慨余情。

白露号玄蝉,春日鸣仓庚。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在射洪有一位高尚的隐士,悲歌中泪水满溢。
他独自居住,静静观察万物的变化,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他阅读《感遇》三十篇诗篇,心中充满感慨。
白露时节,蝉声如玄色的呼唤,春天里,仓庚鸟鸣声清亮。

注释

射洪:地名,指射洪县。
高蹈翁:高尚的隐士。
盈盈:形容泪水多。
幽居:隐居生活。
元化:自然变化。
岁月更:时光变迁。
感遇三十篇:古代诗人曹植的诗集。
慨余情:感慨自己的情感。
白露:秋季节气,露水凝结。
玄蝉:黑色的蝉,这里比喻深沉的哀思。
仓庚:鸟名,黄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马廷鸾所作,名为《次韵周公谨见寄(其四)》。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句“射洪高蹈翁,哀歌泪盈盈。”中的“射洪”可能是指某个地方,而“高蹈翁”则形容诗人朋友的高洁品格。“哀歌泪盈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不尽的悲伤。

接着,“幽居观元化,悼此岁月更。”这里的“幽居”意味着作者处于一种隐逸或孤独的状态,而“观元化”可能是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化。“悼此岁月更”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时间不断变迁,却无法留住。

第三句“感遇三十篇,读之慨余情。”中的“感遇”可能是指诗人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而“三十篇”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诗集或文集中包含的三十首诗。“读之慨余情”表达了诗人在阅读这些诗句时,内心深处的感触和留恋。

最后两句,“白露号玄蝉,春日鸣仓庚。”这里“白露号玄蝉”可能是形容某种清晨的景象,而“春日鸣仓庚”则描绘了春天早晨鸟鸣的声音。这些自然景物似乎成为了诗人情感表达的一部分,通过它们来强化对友人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谊之情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常感受。

收录诗词(231)

马廷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周公谨见寄(其二)

空山学仙子,满耳笙箫听。

谁知九天上,云扉本不扃。

度世同御风,蓬蓬随飘零。

又如芬陀花,出火而青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次韵谢洁斋惠春膏纸

霜毫秃尽千枝竹,铜雀台荒死潘谷。

哀哉四宝并成空,犹有老崖藤捣玉。

青钱学士将相科,黑头刺史朱丹毂。

怀银早去镇湖湘,掞藻端如起巴蜀。

天乎岁晚椓斯文,往往长吟书短幅。

云昏雨暗白龙笺,林密山深紫芝曲。

凤楼谁助斧斤修,鱼网不禁尘土辱。

我驰家畔楮先生,越薄吴腴此粗俗。

铿金戛玉新有声,缝雾裁云岂堪录。

向来交友文字间,矢往湍奔如撒菽。

薄材那敢派江西,一寸诗肠愁万斛。

形式: 古风

纪梦

夜梦嬉游到古陂,翻菱剥芡不知归。

野田没膝泥三尺,拔足污渠自一奇。

形式: 七言绝句

余氏心晖堂

客从银山来,遗我骊龙珠。

高文伟大册,至宝耀室隅。

一读心为眩,再读目为盱。

夫记者为谁,颍封人之徒。

人生天地间,母怀靡知愚。

至恩嗟莫报,大节尤可吁。

柏舟谅人只,蓼莪生子劬。

所以茅季伟,鸡半馔设腴。

所以王休證,鱼双甘旨需。

此理有俱有,此心无息无。

儿寒衣芦花,母在足欣娱。

儿罪履中野,母怜自噫呜。

高高心晖堂,申旦所依于。

俨然其若存,何可离须臾。

我吟方区区,我步方于于。

起看物所性,因悟理不诬。

怀哉反哺者,城头尾毕逋。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