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共说生前国步难,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帝旌旂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馀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此诗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的功业与遗迹,通过对比当时与今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感慨。
"共说生前国步难,山川龙战血漫漫。交锋魏帝旌旂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这几句通过“共说”来强调历史上的传言,即周瑜将军在生前的英勇事迹,他的征战如同山川之间的龙争斗,血流成河,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奋不顾身。然而,在与魏帝交锋时,他却不得不退后,这个“委任”表明即便是伟大的将军,也要臣服于君王之下,保护国家社稷之安。
"庭际雨馀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这两句则转向对周瑜庙宇的描写。在庙宇的庭院里,春天的细雨让草长得茂盛,而在庙前的空地上,随着风起,晚霞的余晖也显得有些凄凉。这些景象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英雄不再的氛围。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追问与感慨。那些记载着功绩与勋章的碑文,现在又在何处?诗人感到,当初的辉煌如今已不复见,即便是一字一句,也无法使人重温当年的壮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追忆,以及对现实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烈与现实衰败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不详
不愧人间万户侯,子孙相继老扁舟。
往来南越谙鲛室,生长东吴识蜃楼。
自为钓竿能遣闷,不因萱草解销忧。
羡君独得逃名趣,身外无机任白头。
共是他乡客,俱为失路人。
自怜蓬发改,不掩柳条春。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
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
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
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
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
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