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

少曾读仙史,知有苏耽君。

流望来南国,依然会昔闻。

泊舟问耆老,遥指孤山云。

孤山郴郡北,不与众山群。

重崖下萦映,嶛峣上糺纷。

碧峰泉附落,红壁树傍分。

选地今方尔,升天因可云。

不才予窜迹,羽化子遗芬。

将览成麟凤,旋惊禦鬼文。

此中迷出处,含思独氛氲。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我曾读过关于仙人的历史,知道有个叫苏耽的仙人。
遥想他来自南方,他的事迹至今仍被人提及。
我在湖边停船,向年长者询问,他们手指着孤山的云雾。
那座孤山位于郴州北面,不同于周围的群山。
重重山崖下,泉水环绕;山势险峻,树木错落有致。
青翠的山峰下泉水潺潺,红色的峭壁旁树木丛生。
这里就是他选择的仙境,升天之事似乎可信。
我虽无能,但追寻他的足迹;他已羽化,只留下芬芳。
我本欲欣赏美景,却惊讶于这里的神秘传说。
在这其中迷失了方向,心中充满深沉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自然景观中追寻仙境的意象,通过对古仙史的阅读和现实中的探访,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升华为仙的向往。诗中“孤山郴郡北,不与众山群”一句,描绘了一座独立于其他山之外的苏耽山,它不随波逐流,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超然物外、独特的仙境。

在“碧峰泉附落,红壁树傍分”一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苏耽山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清净脱俗仙境的追求。

“选地今方尔,升天因可云”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选择,以及通过这样的环境来实现升华成仙的愿望。这里的“云”字也隐含着飘逸高远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想象力和浪漫色彩。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充满仙境情怀和超脱追求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送韦商州弼

会府应文昌,商山镇国阳。

闻君监郡史,暂罢尚书郎。

王事嗟相失,人情贵不忘。

累年同画省,四海接文场。

点翰芳春色,传杯明月光。

故交从此去,遥忆紫芝香。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卢管记仙客北伐

羽檄西北飞,交城日夜围。

庙堂盛徵选,戎幕生光辉。

雁行度函谷,马首向金微。

湛湛山川暮,萧萧凉气稀。

饯途予悯默,赴敌子英威。

今日杨朱泪,无将洒铁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

涣汗天中发,伶俜海外旋。

长沙遇太守,问旧几人全。

国宝亡双杰,天才丧两贤。

大名齐弱岁,高德并中年。

礼乐羊叔子,文章王仲宣。

相看尚玄鬓,相次入黄泉。

流放蛮陬阔,乡关帝里偏。

亲朋云雾拥,生死岁时传。

崔昔挥宸翰,苏尝济巨川。

绛衣陪下列,黄閤谬差肩。

及此俱冥昧,云谁叙播迁。

隼舆怀旧辙,鳣馆想虚筵。

家爱方休杵,皇慈更撤县。

铭旌西蜀路,骑吹北邙田。

陇树应秋矣,江帆故杳然。

罢琴明月夜,留剑白云天。

涕泗湘潭水,凄凉衡峤烟。

古来修短分,神理竟难筌。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哭道土刘无得

闻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

蓬莱向清浅,桃杏欲芳菲。

缩地黄泉出,升天白日飞。

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吐甲龙应出,衔符鸟自归。

国人思负局,天子惜被衣。

花月留丹洞,琴笙阁翠微。

嗟来子桑扈,尔独返于几。

形式: 排律 押[微]韵